>>黄氏宗亲网>族谱

 

湘西北黄姓族谱(第二部)

 

家谱摘要:


家谱堂号:

 

家谱来源:
  个人收藏者:◇ 联系人:黄 河
        ◇ 邮件:hycat_6@sina.com

家谱名称:

  湘西北黄姓族谱

家谱版本:


修纂日期:


修纂人员:


家谱目录:
发谱证、阖族须知……………………………………………………………………………………1
湘西北黄姓族谱编纂执事人员名录…………………………………………………………………2
国家伟人论家谱………………………………………………………………………………………3
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4
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加强民间家谱征藏》的函……………………………………………………5
要重视家族史研究《光明日报》……………………………………………………………………6
要重视谱牒学的研究《光明日报》…………………………………………………………………7
对当前农村兴起修谱续变热的思考《湖南档案》…………………………………………………8
湖南省黄姓百字派世次韵语注释……………………………………………………………………10
湘西北黄姓各字派世次顺序对照表…………………………………………………………………14
宋高宗御赐谱赞………………………………………………………………………………………17
宋高宗召龟年公还宗诏………………………………………………………………………………17
宋高宗封龟年公为兴国侯诏…………………………………………………………………………17
关于划定和公布龟年公陵墓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18
关于兴国侯纪念园立项的批复………………………………………………………………………19
宋代名臣我龟年公弹劾秦桧奏折四章………………………………………………………………21
湖南靖州黄氏总祠牌坊影……………………………………………………………………………23
宋龟年公殿……………………………………………………………………………………………23
黄帝、少昊像…………………………………………………………………………………………24
大费公像………………………………………………………………………………………………24
瑕公像…………………………………………………………………………………………………24
黄香公像………………………………………………………………………………………………25
龟年公像………………………………………………………………………………………………25
龟年公后裔绥宁一支于嘉庆八年撰修的三部家谱…………………………………………………25
家庙之图………………………………………………………………………………………………26
大宋驸马官六部尚书黄公俊国之神墓………………………………………………………………27
大宋贝也赠黄太君吴夫人之墓………………………………………………………………………27
龟年公之神墓记………………………………………………………………………………………28
皇亲国戚仁伯公之墓…………………………………………………………………………………28
丧服总图………………………………………………………………………………………………29
湘西北续修黄姓族谱序………………………………………………………………………………38
第二届修谱购书捐资倡议书…………………………………………………………………………40
湘西北第二届修谱说明………………………………………………………………………………42
黄氏祖训共山序………………………………………………………………………………………43
续修谱序………………………………………………………………………………………………44
黄氏续谱序……………………………………………………………………………………………45
续修谱叙………………………………………………………………………………………………46
赠叙……………………………………………………………………………………………………47
原籍实录………………………………………………………………………………………………48
黄氏宗谱原序…………………………………………………………………………………………49
长沙省谱序……………………………………………………………………………………………51
黄氏源流考……………………………………………………………………………………………53
黄氏源流考析…………………………………………………………………………………………58
渠阳黄氏老派世次韵语………………………………………………………………………………70
圣谕十六条……………………………………………………………………………………………71
朱夫子家训……………………………………………………………………………………………74
族规……………………………………………………………………………………………………75
祠联……………………………………………………………………………………………………76
祠规……………………………………………………………………………………………………78
家训二十条……………………………………………………………………………………………80
家规十箴………………………………………………………………………………………………84
家训四戒………………………………………………………………………………………………85
时祭榜式………………………………………………………………………………………………86
江西浇江杏花村故居八景诗…………………………………………………………………………87
历代名人传赞…………………………………………………………………………………………88
春申君黄歇传…………………………………………………………………………………………88
黄霸传…………………………………………………………………………………………………89
黄琼列传………………………………………………………………………………………………90
黄琬列传………………………………………………………………………………………………92
黄宪传…………………………………………………………………………………………………92
黄庭坚传………………………………………………………………………………………………93
黄盖传…………………………………………………………………………………………………94
黄香公传………………………………………………………………………………………………95
龟年公传………………………………………………………………………………………………96
赵夫人传………………………………………………………………………………………………98
吴夫人传………………………………………………………………………………………………98
龟年公的十子简介……………………………………………………………………………………98
黄透华传………………………………………………………………………………………………100
黄其萍传………………………………………………………………………………………………101
黄传舜传………………………………………………………………………………………………101
黄福义传………………………………………………………………………………………………102
黄元亮自传……………………………………………………………………………………………103
黄立冬传………………………………………………………………………………………………104
黄(再)河传…………………………………………………………………………………………105
黄贵生传………………………………………………………………………………………………106
黄尚宝自传……………………………………………………………………………………………106
督修黄透泽简介………………………………………………………………………………………107
谱务主任黄万生简介…………………………………………………………………………………107
主编黄河简介…………………………………………………………………………………………108
渠阳老谱撰修人员名录………………………………………………………………………………109
始祖俊国公派下秀鞭公世系总图……………………………………………………………………110
昌兴公位下传英公派下汉忠世系图…………………………………………………………………114
昌兴公位下传兴派下汉金公世系图…………………………………………………………………119
昌兴公位下传英派下汉正公世系图…………………………………………………………………122
汉忠公位下保乾公派下进松世系图…………………………………………………………………124
保乾公位下进兴公派下俊微世系总图………………………………………………………………134
保乾公位下进兴公派下俊武公世系总图……………………………………………………………137
保乾公位下进样派下俊麟公世系总图………………………………………………………………139
保玺公位下进旺公派下俊凤公世系图………………………………………………………………143
保玺公位下进相公派下俊聪公世系图………………………………………………………………151
保玺公位下进财公派下俊全公世系总图……………………………………………………………151
保还公位下进迪公派下俊明公世系图………………………………………………………………152
保还公位下进玉公派下俊语公世系图………………………………………………………………154
保升公位下进仕公派下俊彩公世系图………………………………………………………………154
保升公位下进忠公派下俊恒公世系图………………………………………………………………157
保宪公位下进昌公派下俊钟公世系图………………………………………………………………159
保宪公位下进永公派下俊选公世系图………………………………………………………………160
保相公位下进德派下俊仙世系图……………………………………………………………………162
保相公位下进朝派下俊贤公世系总图………………………………………………………………163
保乾公位下秀珍公派下真字递次世系图……………………………………………………………164
保乾公位下仁仕派下递次真字世系图………………………………………………………………165
保乾公位下秀珊派下真字递次世系图………………………………………………………………166
保乾公位下秀泰派下真字递次世系图………………………………………………………………166
保乾公位下秀银派下真字递次世系图………………………………………………………………166
保乾公位下秀贤公真字派递次世系图………………………………………………………………168
保玺公位下进梅公派下俊应公世系总图……………………………………………………………170
保玺公位下秀明公派下递次真字世系图……………………………………………………………177
保玺公位下秀奇公派下递次真学世系图……………………………………………………………178
保玺公位下秀祥公递次真字世系图…………………………………………………………………179
保玺公位下秀灿公递次真字派世系图………………………………………………………………179
永顺勺哈奇都湖仁伯公位下良臣公派下世系图……………………………………………………187
永顺勺哈奇都湖仁伯公位下良士派下世系图………………………………………………………190
永顺勺哈奇都湖仁伯公位下良士公派下世系图……………………………………………………196
永顺勺哈奇都湖仁伯公位下良忠公派下世系图……………………………………………………199
永顺勺哈那树湖仁伯公位下定聪公派下世系图……………………………………………………203
永顺勺哈奇都湖仁伯公位下公琢公派下世系图……………………………………………………212
永顺万福卡塔透富公位下世系图……………………………………………………………………216
永顺城郊墨水塘元冬位下世系图……………………………………………………………………217
龙山县马蹄乡同斌公派下世系图……………………………………………………………………218
永顺勺哈几湖上处透富派下世系图…………………………………………………………………219
永顺两岔冗迪大文公派下世系图……………………………………………………………………220
永顺县城吉吾公派下世系图…………………………………………………………………………222
永顺润雅五码头公邦公一脉世系图…………………………………………………………………223
永顺青坪中湖村公亮公一脉世系图…………………………………………………………………224
张家界三家馆墨石桑树塔县城秀灿公位下公书一脉世系图………………………………………225
龙山县白羊乡青岗山定群公位下世系图……………………………………………………………227
龙山县花鹿溪俊慧公位下乾元公派下世系图………………………………………………………231
龙山县花鹿溪俊慧公位下定元公派下世系图………………………………………………………234
湖北来凤县沙坨马家园村俊慧公位下黄宽派下世系图……………………………………………238
黄公良栋第三子派下世系图…………………………………………………………………………243
龙山县洗罗乡联盟村黄氏世系图……………………………………………………………………243
龙山洗洛花鹿村家海公派下世系图…………………………………………………………………245
龙山县洗洛联盟枫香湾石榴坡黄氏世系图…………………………………………………………246
龙山县湾塘乡小坪村黄氏世系图……………………………………………………………………251
龙山县湾塘小坪公勋派下定国公位下世系图………………………………………………………252
龙山湾圹小坪勋派下定邦公位下世系图……………………………………………………………257
龙山县湾圹小坪码头上真和公派下世系图…………………………………………………………262
龙山县湾圹小坪公礼公派下世系图…………………………………………………………………264
龙山县湾塘公侯公派下世系图………………………………………………………………………266
永顺长官野竹龟年公位下士吉公派下世系图………………………………………………………270
永顺县连洞黄家榜老司城崇喜公派下世系图………………………………………………………278
永顺连洞黄家榜德胜公派下世系图…………………………………………………………………282
永顺县城世绅位下延喜公世系图……………………………………………………………………285
永顺县城世绅位下延禄延祚公派下世系图…………………………………………………………287
永顺县城鼎久公位下丛槐公派下世系图……………………………………………………………292
永顺县城岩生公位下世系图…………………………………………………………………………294
永顺县城东甫公一脉世系图…………………………………………………………………………295
永顺灵溪东门桥在鹏公一脉世系图…………………………………………………………………296
永顺永茂樟木道芳公派下世系图……………………………………………………………………300
永顺永茂土墙政富政美公派下世系图………………………………………………………………319
永顺永茂居委会伯其公派下世系图…………………………………………………………………329
永顺廻龙羊毛中坡世雄公位下世系图………………………………………………………………330
永顺永茂卓福村长理长贵派下世系图………………………………………………………………339
永顺两岔冗迪大文公派下世系图……………………………………………………………………340
永顺对山乡福地万富公位下世系图…………………………………………………………………342
龙山旧寨沟黄家寨士彪公位下世系图………………………………………………………………348
永顺王村“黄氏宗祠”派系图………………………………………………………………………361
永顺王村龟年公后裔尚荣公位下永图公派下世系图………………………………………………364
永顺王村龟年公后裔尚荣公位下永康公派下世系图………………………………………………367
永顺王村龟年公后裔尚荣公位下永春公派下世系图………………………………………………369
永顺王村龟年公后裔文浩公宗支世系图……………………………………………………………372
永顺王村龟年公后裔永祯公派下世系图……………………………………………………………373
永顺王村龟年公后裔永吉公派下世系图……………………………………………………………375
永顺王村枫香塘龟年公后裔永和公位下世系图……………………………………………………379
永顺王村五里牌龟年公后裔光宁派下世系图………………………………………………………381
永顺王村大龙村龟年公后裔启文公派下世系图……………………………………………………382
古丈县田家洞龟年公后裔文斌派下世系图…………………………………………………………384
古丈县葫芦坪黄氏世系图……………………………………………………………………………385
编修黄姓族谱购书捐资100元以上人员名单……………………………………………………391

家谱摘录:

发谱证
  兹发给    省(市)    县(市)   乡(镇)村    公裔孙    等第   号《湘西北黄姓族谱》壹部,领回后,仰即按照“族人须知”实行。
                                         公元二○○ 年  月  日

族人须知
一、领回族谱后,一本放在手边,便于随时学习;一本永久珍藏,传至子孙万代,严防鼠咬虫蛀、水浸、火烧。
二、族谱乃族人之传世史书,兴族治家之法宝,切勿遗失或转卖,更不得任意涂改,如有违犯,经查实,宣布该部谱书作
  废。
三、各宗字派,要求人人能够背诵,长者须按世次字派顺序为子孙命名,不得任意错乱。
四、族人除平时认真学习谱书外,各房每年岁首必须定期聚族宣讲学习族谱中族规、家训等有关内容一次,激励后人,敬宗
  睦族,立志奋发图强,做有益于人民之事,行光宗耀祖之为。
五、各房要选出德才兼备、公正无私者一至二人为房长,以掌一房之族事,振一房之纲常,正一房之名教。
六、房长每年要督促族人将各户人生、殁事登记造册,以备后世续谱荐用。
                                       湘西北第二届黄姓族谱续修委员会
                                         公元2008年12月28日

湘西北黄姓族谱编纂执事人员
二○○八年十二月
谱务主任:黄万生 黄福义 
督  修:黄透泽
副 主任:黄透祥(龙山洗洛)、黄培荣(永顺永茂)、黄宜植(永顺县城)、黄啟荣(永顺王村)
     黄承顺(龙山旧寨沟)、黄传尧(永顺县城)、黄国君(长官野竹)、黄茂炎(永顺县城)
     黄明生(永顺对山福地)、黄同明(龙山湾圹)
主  编:黄 河
财务管理:黄万斌、彭仲环
编  委:黄生高、黄再恒、黄元彬、黄元明、黄透金、黄国云、黄正林、黄培栋、黄德云、黄透明、黄朝云、黄修华
     黄透纯、黄透元、黄万福、黄桂生、黄生满、黄元文、黄生安、黄透文、黄文蔚
排版设计:黄 河
校  对:黄透泽、黄万生、黄 河
协  修:黄泰银、黄泰琦、黄泰森、黄泰成、黄泰田、黄 生、黄泰泉、黄泰友、黄家钰、黄德权、黄生政、黄家钰
     黄惠国、黄万堂

国家伟人论家谱
孙中山有关家谱问题的论述
  孙中山先生说:由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应当加以发扬和运用。
毛泽东有关家谱的论述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在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研究历史问题时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摘自1986年“贵州地方志通报”合订本)
周恩来关于爱国爱家的论述
  周恩来在全国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时说: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国家档案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 育 部 文件
                         文 化 部
                     国档会字(1984)7号
  -------------------------------------- 
                 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文管会、北京图书馆、各高等院校:
  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起着委有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要有在大了南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也亟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为了推动国内对家谱的研究利用,发掘家谱这一祖国文化宝藏,改变中国家谱研究的内轻外重情况,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作用……
                                       国家档案局 教育部 文化部 印

                   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加强民间家谱征藏的函
各市、州文化局:
  文化部曾于2001年2月发出通知,要求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通知称“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及地方史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并指定湖南图书馆负责湖南地区家谱的收藏与编目。
  目前湖南民间尚保存有大量家谱,为保存文献,请各级文化机构大力宣传并督促各氏族将其所藏家谱,包括以家乘、族谱、世谱、支谱、房谱、宗谱、统谱、总谱、通谱等命名的谱牒以及具有家变世系、考订家族世系的专类图籍,寄呈一部给湖南图书馆家变收藏中心收藏。湖南图书馆收到各氏族捐藏的家变后,将发给收藏证书。
  湖南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地址:长沙市韶山路38号
  邮编:410011
  电话:0731-4129563
                                                湖南省文化厅
                                             二○○二年三月一日

要重视家族史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文化热的兴起,许多过去从未触及的领域,或久被冷落的课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宗族史作为文化史研究的课题之一,更应该引起广大史学工作者的注意。
  自从氏族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瓦解之后,家庭起而代之,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马克思说:“现代家庭在萌芽时,就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法国科学创始人孔德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具有自发维护能力的最小社会。”孟子更明确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先修身,后有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可见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复杂社会的浓缩体,要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复杂社会的浓缩体。要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必须高度重视家庭史研究。
  由于社会是由若干个相互活动的人所组成的家庭构成的。所以人们的人格、行为、思想、方式、态度和价值观念必须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使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独特风貌。因此,研究中国家族史,对于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和阶段性,推动古史分期,乃至中华民族心理结构特征和文化史研究都是不无裨益的。
  本世纪至解放前夕,部分学者曾对中国古代家族、婚姻、风俗等,做了一些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为他们中很多人在指导思想和方法上的缺陷,导致研究结果的肤浅,或本末倒置。解放后,由于对家族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决策上的失误,从一九五三年起,随着社会的变革,沦为禁区,家庭史也就无人问津了。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前,我们不但没有一个象样的家庭史专著,就连有份量的论文也很少见。近几年来,学术界在家谱研究、搜集、出版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有一些明显特点,即使为配合批判封建主义讨论而作,缺乏真正长远的打算,故文章多欠深度。
  与此相反,台港及国外史学界,对这个问题却比较重视。台湾一直没有中断过研究。近几年,台北还曾发起召开家庭家族制度研讨会,发表多篇论文,美国、英国、法国等也有许多可借鉴的成果。日本更是从二十年代末,就中国家族制度史进行论争,断断续续直至今日,不仅论文繁多,而且专著就有几十部。
  与国外学术界相比较,我们的学术水平和应有的学术地位是明显不相称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要有时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急起直追,团结合作,争取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做出系统的,代表时代水平的中国家庭制度史,及各种家史的专著。
                                  摘自《光明日报》一九八七年三月四日第三版

要重视谱牒学的研究
  谱牒学在中国文化史上曾经是一门显学,而居于重要地位。隋唐而上,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官府设图谱系之书。官府设图谱局,置令郎吏以掌之。谱牒学的兴起,对国史产生很大影响,以致象《魏书》、《北书》的列传竟似代人作家谱,其谱牒在于“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经过唐末农民战争和五代十国的战乱讨阀,士族被扫除净尽,由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谱遂大废。
  自北宋仁宗时起,士大夫苏洵、欧阳修等便率先编撰其本族的新族谱,理学家张载、二程也为之大造誉论,同时鼓吹:“管摄天下人心,收家族,厚风俗,使其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之法”(《张载集宗法》)因而谱牒学又兴盛起来。历元、明、清,经久不哀,故清人介绍等说:“谱之作也,起于欧苏,述自后贤,历历相承。”历代学者认为:“族有谱,犹国之有史,史以立万世君臣之纲常,谱以疏子孙千载之伦纪,孝子顺孙,所宜先务。”然而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谱牒被认为是地主阶级的家谱,属于封建糟粕而受到冷落。于是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当代的谱牒学研究中心,不在中国,而在外国。近几年来,随着学术思想的解放,谱牒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注意。但就谱牒资料的调查与应用来说还远远没有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上,相反却有不少偏见阻碍着谱牒研究的深入开展。
  其实,谱牒中所着力记载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来说,象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封;象赞、列、传、祠堂记、祠规、家规、家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志、墓图、艺文、著作等等资料,其翔实具体,均为一般官书所不及,研究者如不涉猎,实不应该。
  况且谱牒资料涉及的范围极广,不仅为地区人口史、地区经济史、乃至华侨史,民族史等,提供了进行微观研究的宝贵资料,而且还为我们进行宏观研究提供了充分依据,同时对我们了解一代社会风貌和弄清封建宗法关系的原貌提供了生动的佐证。
  总之,谱牒资料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特别是文物、图书和研究部门,应当把搜集、整理、保存谱牒资料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摘自《光明日报》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九日第三版

对当前农村兴起修谱续谱热的思考
  谱碟,是人类社会活动由口间流传到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氏族间各姓氏宗谱,是由各氏族自行编写、自行印刷、自行保管,阅读的家族史籍。各氏族每隔数十年编纂一次,以溯源流、序昭穆,承先启后,效忠教学、敦宗睦族为目的。其内容包括诗、书、礼、乐、人伦道德、人文地理、社会结构、战争情况、自然灾害、人口流动、民族起源、文物建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人物,以及文教事业、发明创造等。特别是人物的家世渊源甚详。因此,在家族谱中,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历史资料。衡阳市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王氏族谱,为我们提供了王大之家世及其遗裔的资料。湘潭韶山发现的中湘毛氏二修族谱,使我们获悉了毛泽东家世的祖籍和繁衍生息情况。岳阳县贵秀乡建设村发现一套孔氏龙凤家谱,衡东县扬桥镇夏卜村发现一套孔氏族谱,均记载了孔子的后裔迁徙湖南的详情。
  上述家谱、族谱,以及散居民间的氏族宗谱,除了给我们提供历史资料外,还有不少值得借鉴的资料。如奖励办学、提倡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桥梁、提倡积谷备荒和封山育林、提倡妇女放脚、禁止赌博、抛弃女婴、虐待妇女、反对异教、反对吸鸦片等家规族约,这些对于社会正常秩序,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其封建糟粕,吸取它的文化精粹,作为修好社会主义新地方志的参考。
  笔者认为,我们既不能一概地认为兴修族谱热对社会有一定的危害,就笼统地加以否定,也不必认为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绵延,就大加推崇,应辩证地加以思考。这种文化现象,是近几年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文化的不断地高强度冲击的具体表现。
  对于那些在修谱续谱活动中采取的悖于法制法规的行为,必须严加禁止。一般的说来,我们的党政部门,尤其是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或史志机构,可以采取大禹治水的办法,让其吸取传统谱牒的精华,引导他们剔除那些不健康的封建糟粕,移风易俗。我们在体制、结构、内容,以及出版印刷等方面严加把关,使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发扬光大。
                                              摘自《湖南档案》

同治皇帝御赐湖南黄姓百字派世次韵语注释
  大费生民起(始),渊源少典(昊)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时(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女巨姜;善御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藏;合宗文节续,千秋祖业旺(光);世(两)代通侯贵,先泽炳淮阳。
  江夏堂:我先祖黄歇公,战国时侯人,为人游侠,博学多才,喜好宾客,朱履盈门,车马塞途,为楚国考列王之江夏(即今武汉)太守即名我姓为江夏堂。
  据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黄家河残谱、清光绪30年(1904年)黄子钦(眷宽)撰写的《黄甲河黄氏支谱续序》记载:“……迨我咸,同时,遇发,捻(指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变,吾姓有润昌公率兵从曾文正公(国藩)等征剿,迭著伟绩,皇上念其忠勇,殁谥忠壮公,命修家庙(祠堂)祭祀,浴沐皇恩,御赐百派,联宗叙谱,以昭吾姓光宠。”
  清光绪四年,在中南五省总督黄翼升倡导下,湖南九郡四州六十三县之族众,在省城长沙飞虎寨之右寨,即黄忠故宅召开会议,捐资合建湖南黄氏总祠,奉东汉黄香公为湖南始祖,并供奉全省各地64支黄氏始迁祖神牌,编写《湖南黄氏世谱》,正式起用同治皇帝御赐的“百字派”,规定统一由香公六十一世转入新派,未满六十世者,照前老派取足,已满六十世者,照新派推进。香公第六十一世,即渠阳黄姓龟年公三十四世,肇姓祖大廉公之第一百二十七世也。公元一九八三年城步议修支谱,精读新派,顿感词意深奥,一语一典,一语两典,是我族人之大幸,望珍惜之。
  大费生民始:大费是伯益的原名,伯益是皋陶之子,陆终之后,黄帝之第十一世孙,我黄姓得始祖大廉公之父。故曰大费生民始。生民,指人民群众,这里指子孙后代。我湘西一些地方对“始”字音有一定忌讳,可将始改“起”。
  渊源少昊长:寻根溯源,黄姓的祖先是黄帝长子昌意,他和少昊帝金天氏是亲兄弟。渊源,深水的源头。“昊” 改“典” 。
  名官怀德远:指大廉公的祖父皋陶辅佐尧舜禹三帝,功绩显著,德高望重,恩及后代,永远流传,怀德指存着良好的道德品行,一心一德为人民。
  佑后作虞良:指伯益在扶助禹子启和在舜时担任虞官等两个工作做得很好。虞,掌管山林川泽禽兽之官。伯益在舜时主虞,山泽辟、鸟兽驯服,即农村水利畜牧业都大发展。佑,扶助、保护。后,后人,后代,这里指启,伯益助禹有大功,禹后以天下授益,禹崩三年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僻居箕山之阳,于是天下传启,居二年,复出佐启,六年薨,启岁献牺牲以祠之。
  受命垂型日:禹子启即帝位祭宗庙之日。受命:古时天子即帝位,谓之受命于天。型:模型。这里指宗庙型器。垂:直下垂卦,这里指天子传位于子孙。“日”湘西可改“时”。
  承家食采方:指伯益辟居箕山之阳,以其既不食禄于朝,亦不食禄于邑,而食禄于地方。也似幽居自食也。
  发祥同子姒:说我黄姓和子姓姒姓都同自黄帝发派下来的。发祥:兴起、发生。黄帝第五世孙契为子姓,契封于商,故商汤王亦子姓也,夏禹王系黄帝第七世孙,为姒姓。
  肇锡类姬姜:是说我肇姓始祖,类似黄帝和炎帝发派下来的,据传炎黄二帝两个部落联合战胜 尤,黄帝为首,炎帝为副,这个炎黄部落,就是中华民族的雏形,后来中国人自称是炎黄裔胃,裔胃即远代子孙之意也。肇:开始;类:相似,类似,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为姬姓,姬就是指黄帝,炎帝就是神农皇帝,居姜水,为姜姓就是指炎帝。
  善御功钦衍:在商周两朝,我们黄姓的祖先以善御而有功,先后封为诸侯者益多。据《史记·秦本纪第五》记载,自太戊而下,中衍之后,逐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赢姓多显遂为诸侯,黄飞虎其人,即此时者也。御,指驾御车马,亦指帝王左右的人。钦,黄帝的官员,如钦差,钦差大臣。衍,繁盛众多。
  分封域共江:我们祖先受封的黄国,是几条江河汇集的地方,黄国即民国时河南潢川县,弋阳县,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会齐交自正:在春秋时候,黄国和齐国交往是很好的,是正党而密切的,据《史记》记载,春秋喜公二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这就是说,齐、宋、江、黄四国,为共御外侮,曾结盟于贯。贯,春秋宋地,在今山东曹县南,齐国是周封的诸侯国,在今山东北部,开国君王是吕尚,姜姓,系炎帝族后裔。
  在楚祚弥昌:黄姓在楚国是昌盛发达的。楚是周朝国名,原为南方小国,在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在春秋时,吞并四十五个小国,疆土扩大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都湖北江陵县。黄国于公元前六四八年为楚所并吞,在楚国是个强盛的氏族,春申君黄歇公,为楚相二十五年我江夏黄氏,即楚国中心地也。祚:福。弥:更加。昌:兴旺,兴盛。
  国仰春申义:在战中国时黄歇公(春申君)事楚顷襄王,王以歇善辨,令与太子完入质于秦。
  篇成博士章:时秦昭王万其将白走与韩,魏共出兵伐楚,歇闻其事,恐一举兵而灭楚,乃上书说秦王,谓伐楚王不如善楚,秦昭王曰“善”,于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由于歇公上书,情明理足,言之既利于秦,更利于楚,足见其才学渊博,智勇兼备,使楚免于兵灭,故曰: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
  中山闻诏语,东观启书藏。《后汉书·文苑列传·黄香传》载: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惟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精究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元和元年(84年),肃宗召香诣(音义到也),东观,读听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满二十岁曰冠,帝会中山邸,乃召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据此可知;文强公在中山邸殿下,当章帝向诸王介绍时,大家都转眼望着他。肃宗帝亦曾要他在藏书最多的东观,读未尝见书,足见帝之爱护。
  世(两)代通侯贵,千秋祖业旺(光):“两代”指九十一世祖闰父与一百零一世祖均公皆九子十尚书(一女婿),这是历史上少见的,故曰千秋祖业光。宋高宗御赐谱赞云:九贵重荣南国光,亦指此也,但我黄姓历史上远不止两代通侯贵,还有兴国侯黄俊国等等。同时,我们也希望黄姓子孙后代弘扬光大,世世代代都出侯贵,荣宗耀祖,故有的将“两”字改为“世”字;“光”字改成“旺”字。
  合宗文节续:合宗,合宗收族,意指修谱。文节续:即按文节公按式方法续修族谱。文节公,即庭坚,宋代大文人。官国史,是黄姓修谱创始人,其叙法异于欧苏谱式,独具一格,故曰文节公之遗法。
  先泽炳淮阳:说先人的恩泽照耀着淮阳这个地方。也可以说,先人在淮阳这个地方做了很多好事,留下很多恩泽。淮阳,即河南省淮阳县,在古黄国地西边。
                           (摘抄于第八届“渠阳黄氏世谱”卷——城步费大金兰氏注)

宋高宗御赐谱赞
奉天承运
  皇帝敕曰御笔亲题紫锦霞满封官职遍天涯名垂万古应难朽派衍千秋宰相家氵允江弈世中华昌九贵重荣南国光朕赐贤卿成玉牒忠臣孝子永流芳右给黄氏三芝二族诸大卿准此奉行
                                            钦赐御赞
                                            宋绍兴甲子年春月谷旦

宋高宗召龟年公还京诏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朕履此多艰寐寤簪缨之俊屏翰宗社之安乃眷尔僚久居外役爰锡赞善之宠进班常伯之尊矢心卫阙即日届途既不惮於暑行家遵依於宸告敕颁兵部尚书黄龟年准此右牒到奉行敕命
                                        绍兴十四年二月十九日命下之宝

宋高宗封龟年公为兴国候诏
奉天承运
  皇帝御制敕封
  天眷我邦乃产英杰前议辰洪剿除草寇果尔枭馘报捷特敕封兴国候固守疆圉真心护国其得君臣两全者欤
  今褒封 敕命给付功臣黄龟年宣令钦哉准此
  敕命
                                       绍兴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命下之宝
                                     公元一九八九年岁次已巳合族裔孙重印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文件
靖政发[1987]61号
关于划定和公布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公元一九八七年岁次戍辰冬月 合族裔孙抄录
重修龟年公陵墓之碑文刊列于后
  一九八二年龟年公陵墓受损三碑失二,于一九八五年六月,由靖县源安、再茂、源冰、大雅、良善、黄明等主持,集资八千余元,进行复修,同时对始祖妣吴夫人、龙公、凤公潘老孺人之墓进行修理,年底竣工,恢复原样,除原有三碑中间之主碑失而复得以外,另增补四碑,其碑文如后。
一、禁令
  名人古墓 历史文物 严禁破坏 不准进葬
二、墓志铭
其一(其文原撰石碑断裂)
  墓以志铭,示不忘也。惟我始祖尚书公奉命于南,久安斯土,爰落诞龙宝之覃黄团,而卜葬贯头,呜呼,我,祖窀穸已历数百年矣,当年先人已修,旋后再修,其茔墓碑志,非不既安且宁,沿及今兹,历经风雨飘摇渐就倾颓,兼旁多觊觎,不无隐忧。因是继其志而增修之,述其事而光大之,以固我祖之灵,而杜他人之渐,爰作碑铭,以志不忘。铭曰:惟我祖之茔,既固且安,以昌其后人。
其二(新撰)
  墓以志铭,示不忘也。吾祖讳俊国印龟年字德邵号鲁颈,江西吉水人,生于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一零八八年)戊辰岁三月初七日卯时,幼颖异,性忠直,年十九登进士,旋招附马,拜殿中侍御史,绍兴二年劾桧罢其相,帝益幸公,复拜吏部及兵部尚书,绍兴八年桧复相,图报复,时因辰洪苗叛,公遂奉旨南征,于戈既息,帝乃召之还,公见渠阳山青水秀,且有奸相在朝,遂无意回京,辞不赴召。绍兴十四年,帝见公不还,用遣将赍诏敕封兴国候,坐镇疆圉,落诞渠阳之覃黄团。薨于宋孝宗谆熙三年(一一七六年)丙申正月十三日酉时,卜葬于湘西靖州县甘棠镇贯头乐山坡卧牛形,正配坤山艮向。其裔遍布湘黔,分迁川、滇、两广等省。铭曰:我祖忠心护国,赤胆锄奸,德庇裔孙,派衍无疆。
                                         公元一九八五年乙丑孟冬谷旦
三、赞词
  饮水思源,恒念祖先之德;存心报本,敬陈赞颂之词。惟我始祖之德行高尚兮,幼颖异而性忠直。仕途腾达兮,登进士旋招附马。威名赫赫兮,官拜御史而膺尚书。忠心耿耿兮,精诚护国赤胆锄奸。奉旨南征兮,威德兼施所向披靡。丰功伟绩兮,安邦定国德泽万民。帝召不赴兮,封候兴国坐镇疆圉。功成隐退兮,后凋之福荫庇裔孙。浩气长存兮,英灵永垂不朽。嗟乎,昆化迤迤,江水滔滔,始祖之德,天高水长。
                                       第一百三十八世孙费大
                                       第一百四十三世孙源安源冰同撰
                                       公元一九八五年孟冬合族裔孙众立
四、重修碑记
  报本追远,饮水思源,尊祖敬宗,大义凛然。惟我始祖龟年公之窀穸,已历八百余年,当年先人一修再修,沿及今兹,陵墓受损,三碑失二,旁多觊觎,隐患丛生,因此,继其志而重修之。遂于公元一 九八五年清明时节,趁族人前来扫墓之际,聚众就地商议,一致决定重修,并拟订重修方案,分别通知各县各房,纷纷表示欣然赞同热情关注,慷慨解囊,历时一年,维修一新,规模依旧。同时将我始祖妣吴老夫人之墓及二世祖龙公、凤公、潘老孺人之墓均已修复。尔后既安我祖之灵,且杜他人之渐,以此聊表合族裔孙缅怀先人之心,略酬报本之意。兹勒于石碑,以志不忘。
附录:一九八五年修墓执事人
  主修:源安 再茂
  倡修:大雅
  督修:传道
  协修:家鉴 良干 源贵 进武
  经理:良善 黄明 传先 民先 公喜 真善 费恩 民山
  秘书:源冰 名月 源万 万槐 成能 通齐 万芳 光普 源茂 玉山

靖州自治县发展计划局文件
靖计[2003]13号
关于兴国侯纪念园立项的批复
县旅游局:
  你单位报来《关于申请“兴国侯纪念园”立项的报告》收悉,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推进靖州城市综合开发,提高城市品位,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同意兴国侯纪念园立项。
  二、项目建设地点:拟定建于靖州西郊飞山公园中部,以南岳殿为中心,占地1500亩。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总建筑面积4000m2,绿化面积100亩,总投资约300万元,春中兴国侯投资250万元,绿化50万元。
  四、项目资金来源:所需资金全部采取招商引资形式解决。
  希接此批复后,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二OO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旅游 公园 立项 批复
送:县外经贸局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发展计划局办公室    2003年8月27日印发

呈递奏章:
我祖宋名臣龟年公弹劾秦桧奏折四章
  黄龟年,字德绍,神州永福人,崇宁中第进士。绍兴二年,除侍御,未逾月,论罢秦桧。累迁给事中,以集英修撰,宫观而卒。
  初,太傅吴元美,创狱宫三清殿寓,公咸在。吴以题梁逊公,公即解手帕,濡墨大书,云:风马云龙,俨百顺钩陈之卫;金枝玉叶,拱万龄宸拯之尊。词语铿润,书法高古。吴初见公略不经思,复疑濡笔染墨非法,既而双美,始大喜心服。归语子姪,因曰:“此公不特词翰可敬,其才出人数等。”
  未第时,贫甚,自处湛如。应乡举,引保有考官某人,初为县尉,见公大奇之。私自语曰:“安得此郎出我门下?”既而,公与。荐尉喜,愿妻以女。后公登弟归,尉已捐馆。妻孥舆木亲,相遇于道,公哭之恸。慨然赁屋,使人导意,请遂初约。尉妻辞曰:“往事尚忍言哉。无禄县尉清贫,死无私积。吾携百指,扶护西归,衣装斥卖殆尽,惧不能达,那可议先辈婚。先辈第黄甲,当结好弼族。吾且行矣,善为我辞。”公垂泣曰:“吾许以诺,死而负之,何以自立?夫人不念死者言,乃作世俗外,国语有遂吾志秋毫,自斋不敢闻命。”遂定婚,邂逅间分携,恸哭而别。”
  论秦桧第一章曰:臣闻事君之道,曰忠。而人臣之罪,莫大于欺君。辅政之道,曰公。故宰相之罪,莫大于徇私。宰相徇私,则刑赏私用,爵禄私授,合党缔交,相与比同,荧惑主听,肆为欺君之事。伏见秦桧,归自北廷,不一年,而超至宰辅。桧当如何?报而乃营一已之私,不顾国家之急,刑赏以私用,爵禄以私授。王仲山桧妇翁也,当守抚州,金兵到城,亲往迎犒,除名编置。桧初蒙任,即奏,令自便。夫刑罚者,天下之公也,桧乃徇私而坏之。王昴桧妻党也,自起居舍人,除中书舍人,昴不敢当而辞免,即除侍制,岂所当得?夫名器者,天下之公也。桧乃徇姻娅之爱,而假人刑赏。陛下御天下之至权,而桧敢盗用。其意安在?
  复论第二章曰:桧蒙陛下厚恩,国家艰难之际,人臣捐躯徇国之秋,当忘其家与身,而乃含狼愎之心,肆奸回之志,言伪行诡,阴移威福。虑陛下知其奸,则啸君小,而聚之朝廷,挈众枉,而布之要路。公为朋比以为已,窃弄国柄之助。赖陛下办之,于早而立破其党。不然,其为国深忧,未可既言也。尚可宠之,以儒学最上之职,名而律之,优游于琳馆,复听其自如,惩恶之罚,欲安用乎?阳货窃宝玉大弓,仲尼犹书盗以诛之,况窃弄国柄,可谓盗臣矣。
  又第三章:臣闻任伯雨有云:“小人为 之状甚多,可一言而赅之,曰无忌惮。盖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小人之所不恤,故无复有所忌惮。恩莫隆于父子,而不仁,则敢违其亲;义莫重于君臣,而不义,则敢后其君。君亲且不之顾,则无所忌惮,何所不为?扬雄太玄曰:不容于天地之间,其帷不仁不义乎。陛下德量涵容万物,万物囿于天地。然大臣有不义,而后其君者,陛下亦安能容之,而不正其罪乎?桧厚貌深情,矫言伪行,进迫君,臣之势,阳为面从,退恃朋比之 ;阴谋沮格,欺君如此。正以怀不义之心,故上不畏陛下之察见,中不畏百僚之旁窥,下不畏天下之窃议,无忌惮敢如此!
  第四章: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其好,与天下公也。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其恶,与天下公也。好恶与天下公,则功罪之状,当暴白于天下,云云。桧之潜慝隐罪,非陛下发扬于告廷之制,则中外孰得而知之?其奸状之大,概读制词,固可以想见。然,其事曲折之详,则人皆倾耳,而恨未闻也。愿陛下涣发明诏,以桧潜慝隐恶暴白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所以。破为臣怀奸之胆,庶朋比之风不复作,不亦善乎。
  ——摘自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言行录捌集上卷六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面。
  ——龟年公裔孙,博士生黄振华(靖州人)复印于北京——中国图书馆
  ——高克勇、元学(黄河)注释

龟年公之神墓记
  落诞祖龟年公,于绍兴八年,奉旨平夷,落诞渠阳,薨於宋孝宗淳熙三年,岁次丙申(公元一一七六年)正月十三日酉时。帝念公久役未归,功勋卓著,令遗骸水运回京国葬。一日,泊宿高涌,忽然狂风大作,浪高水涌(会同之高涌因而得名)。翌日,风平浪静,其船复泊於原地,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无奈,遂卜葬於靖州贯头乐山坡卧牛形(又曰睡狮形),坤山艮向。墓高数尺,围长七丈有余。墓前立三块大石碑,昔时人可入墓瞻仰,棺木悬挂於墓中,不能落地,示意英灵超升仙界,不入地府,幽冥鬼判,不知公薨,惧公不敢投胎人世,滋生反王,扰乱疆域,其后有人入墓心虚,见棺木顿生鳞中,缓缓蠕动。有二人惊赫致死,又因乞丐常入墓宿,遂闭门不能复入。
  墓葬以来,已八百余年,虽经前人於康熙四十八年及嘉庆九年等几度维修,但因年长月久,日渐倾颓。延及今兹,其墓受损,三碑失二。遂於公元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七日动工,再次修复,规模依旧。其中主碑失而复得,上刻有宋高宗御笔亲书(即宋高宗令公还京诏书全文),主碑两旁,另补二碑,左碑刻有宋高宗诰封龟年公为兴国候诏书全文;右碑刻有宋徽宗、宋高宗二帝御赞,墓右前侧,增立二碑,四面分别刻有墓志铭,赞词、重修碑记和禁令。其墓虽无堆金砌玉,但端庄宏伟,极为壮观。值兹祖墓修复之后,家乘付梓之时,瞻其墓,思其德,怀敬慕之心,兴报本追远之念,谨将我祖陵墓之源流,志之于谱,传於后世,永不志忘。
                                            靖州县龙公后裔源安撰

湘西北续修黄姓族谱序
  古人云:“乱世筑城,盛世修志。”国有史,录朝代之兴替,立君臣之纲常,彰社会之发展,俾后世人类以资藉鉴。族有谱,记氏族之渊源,载世系之繁衍,疏子孙之伦纪。他是一幅可靠的血缘寻根图。血缘关系,血缘情愫,是人的天性本能反映,“我从哪里来”、“祖宗是谁”?古今中外的人都会这样自问,这就是寻根情结。家谱中的世系垂线、迁徒分布、人物传记等记载,就能满足人们这种要求。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在1984年7号文件“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中,对于家谱的作用进行了明确的介定。指出:“发掘家谱这一祖国文化宝藏,改变中国家谱研究的内轻外重情况,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作用……”
  我黄氏得姓历史悠久,人多族旺,据1987年我国公布的百家姓数据排名,黄姓为第八位;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上升到第七位。公元1138年,辰洪苗叛,我祖六部尚书龟年公奉旨南征,落诞湖南渠阳,繁衍为黄姓中的巨族。据民国时期统计,我祖龟年公的后裔近三十余世已达四十余万之众,分迁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浙江、台湾、新家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众多国家和地区。这么大的家族,这么宽的范围,如果没有谱牒为其记载联络,一脉子孙,相遇不能相识,更何况难以相见。
  我黄姓历来重视家谱的编修,以传承先祖之所肇始,明察子孙之所由来,弘扬祖宗之美德。相传公元前1500多年殷商时期,就有黄国受姓先祖的后裔石虞编成《黄家谱》留传后世,直到北宋诗书大家黄庭坚编修《黄姓世谱》。在一般情况下,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我渠阳黄氏绥宁一支于公元1803年编修家谱,迄今已是205年,幸好赴永顺府为官的始祖仁伯公带了一套三部《黄氏家谱》传给后世,更有奇都湖几代子孙将谱书藏于神龛壁内躲过文革劫难,传承于透泽、万生手中一代代精心保管,使后世得于知其族根,了解列祖,但又已是七八代人未入谱了,时过境迁,月换星移,前几代有多少情况不清,祖辈们有的去向不明,其它多支黄姓更无老谱,找不到源头脉络,先祖们在人生长河中总结的处世铭言、谆谆教诲及光荣传统和先人精神,不能传承于后裔,已给子孙后代带来遗憾,何谈收族敬宗。我黄氏家谱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子孙后代,养成良好的族风、家风,在家训、族规、家箴以及先贤的传略、铭赞中,都是规劝告诫激励后代,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积极进取,使宗族兴旺发达,这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完全相一致。因此,黄氏谱牒是一座珍贵的文化宝库,是一部与时俱进的生命史书。时值太平盛世,宗亲搭帮党的开放改革政策,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手边宽余,国泰民安,政策允许,正是我们抢抓机遇续修族谱的大好时光。
  1983年,我族子孙透泽、透远、万兵、万生、元明、元彬等邀请湘西北各县族人在勺哈奇都湖召开修谱大会,倡议捐资修谱,但因考虑不周,未能实现。
  1987年,渠阳黄姓在龟年公落诞祖藉地覃黄团召集湘、桂、黔三省十八县宗亲代表189人修谱会议,但不了解曾在湘西北各县散落着众多的龟年公子孙而未能通知入谱。2001年由潜善公子孙倡议合修《湘西北黄氏族谱》,历时年余,付梓成书。但因编印仓促,仍有陆续交来的资料未能入谱。2004年以来,香公子孙透泽、万生、福义等倡议,先后两次召开《湘西北第二部黄氏族谱》会议,由龟年公第32世子孙黄河任主编,得到族人的积极拥护支持。福义时常过问指导,透泽、万生远赴各地宣传发动,黄河夜以继日秉笔书写编谱,翻山越岭查抄碑文,各支各派的负责人都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才使得我们湘西北第二部黄氏族谱已两百多年未能书写的历史得以付梓成书。修谱编史皆泽润后世之盛举,今元学受诸公之托约我们作序,我们远在他乡,未能为家乡宗亲修谱献策出力,但我们想,我们虽通过努力跳出农门,仍有不少宗亲徘徊在贫困和人生的十字路口,幸好我族家谱得已修成,千载祖宗教诲和传统精神又能恩泽我族子孙万代,永世其昌,为此欣然庆贺,是为序。
                                     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硕士  黄其萍
                            龟年公第32世孙 珠海暨南大学教授、博士   黄元亮
                                     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  黄立冬
                                     北京大学在读硕士      黄元跃
                            龟年公第33世孙 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黄再鹏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在读硕士 黄 莺
                                     昆明医学院在读硕士     黄再金
                                       于公元2008年8月28日合撰

湘西北续修黄姓家谱购书捐资倡议书
尊敬的黄姓家族宗亲们:
  家谱是各个家庭到氏族的发展史,家庭则是国家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们有责任使家庭成员更加优秀和谐,使家庭真正成为对国家社会发展有助益的良性细胞。为人父兄的家长们,为了完成治家之任,往往通过家谱中的家训、族规、谱序、传记等形式,向后代灌输古今圣贤之思想,激励后代之志向,以“合乎礼义”的作人规范和处世艺术来训饬后代。因此,家谱中富含浓厚的中华传统思想,荟萃了经各代哲人凝练的哲理,对我族历代民族性格的传承,人格的熏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这届新编的黄姓家谱的字里行间,就寄托了千百年来列祖列宗对后代子孙的处事立身、兴家昌族的无限希望。
  我湘西北《渠阳黄氏》等各支派,已200多年没有修谱,多代先辈遗忘不清。2001年,我族以潜善公裔孙为主的宗亲们率先倡修《湘西北黄氏族谱》,当年底编印成书。但后面交来的资料仍未能入谱。2004年以来先后再行两次召开《续修族谱大会》,动员安排编修事宜,得到广大黄姓家族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修谱工作人员两年多来更是不畏艰苦,日夜奋战,经费开支全由自己掏腰包,少者几百元,多者几千元。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敬佩。
  古人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谱不立为子孙之罪。”我黄氏家谱以人为本,为芸芸众生集体留名,只要是同一祖先的裔孙,不论官民贫富,都在世系图上占有一席之地。谱上留名,使一生默默无闻的平头百姓,能与大家子亲人相聚同一本书中,谱上有名,就像瓜不离藤,叶不离枝,上有祖宗,下有子孙。这对所有族人是一种精神上的莫大安慰。我们编修谱书为的是让族人家家能有谱书,便于学习谱书,运用谱书,用谱书指导兴旺我黄姓家族。
  我们的《黄氏族谱》约80万字,计划在本年底印刷出书,每本成本价约200多元,印数600册,约需经费10多万元,需要本家族积极预购捐资。因此,经理事长会议研究,倡议所有清谱范围内的黄姓家族涌跃捐资预购谱书,大帮小助,族人办族事乐于奉献。为此,特根据族人家庭的不同情况,提出要求如下:
  1、凡参加这次修谱的入谱对象,每户交纳编修入谱费50元(购书者免交),对这次修谱以之赞助,略表族人的一份心意。
  2、宗亲每户最好预购谱书一至两本,一本便于平时学习,一本长期收藏,有几个儿子的做到为每个儿子预购一本以上。倘若我们现在连载有黄氏历代祖
先名字和生庚八字的谱书都舍不得花一点钱购买,又怎能对得起神龛上写着供奉着的历代祖先,又何谈祈求历代祖先的神灵保佑。
  3、凡国家干部职工(不分男女)、经商个体户、种养专业户、工程承包户等,最低捐资200元,多捐不限。
  4、相当正副科级、处级、师级以上者及企业家、教授等每人分别捐资500元、1000元、2000元,多捐不限。
  5、此次谱书凡居住农村的一般收入的宗亲家族,已交100元购书费者免交入谱费,所欠部分由捐赏较多的家族进行补助。捐资500元以上者,可刊全家福
彩照一张。
  6、理事会设立财务组,实行民主理财,清谱结束后,召开理事大会,由各地各支黄姓理事代表进行审计,向各捐资户一一公布,并将捐资100元以上者名
  单表刊载谱书上以之表彰纪念。
                                               黄姓族谱理事会
                                            2008年8月28日

湘西北黄姓修谱说明
  一、公元2001年以邵武黄氏为主,首编第一部《湘西北黄氏家谱》,该部家谱为《湘西北黄姓族谱》之二,内容以渠阳黄氏为主,将第一次本族未入谱的全部编入第二部。
  二、本次修谱是渠阳黄氏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在绥宁修谱之后时距204年之后的第二次续修谱书。
  三、本谱对绥宁出版的黄氏家谱一至三部进行了改写,既从竖版改横排,加注了标点,繁体字进行了简化,甲子时间按公元改成阿拉伯字,对序言进行摘选,世系增加了网络图。
  四、本谱广泛参考了《靖州黄氏家谱》、《辰龙关黄氏家谱》,摘引了大量相关资料,以利族人学习研究之用。
  五、圣谕、朱子家训、族规、家训等前人之言,寄托了祖宗对后人的无限希望。在当今时代,仍有益无弊,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意义,今仍录之,使之体现其家族之精神。
  六、凡道德可纪、贞节可树、文章可传、学行可载的优秀族人,仍为其立传作记;近代优秀者以人物谱刊之,以其事迹免励后世子孙。
  七、所录各支宗族字辈派语,附黄氏后世对照世次参照比靠,便于分辨尊卑长幼。
  八、续修族谱捐助经费在100元以上者,制表公布。

黄氏祖训共山序
  尝思胜境,各区悉属王朝之土宇,尺坟片址,无非盛世之河山,于我辈何有哉。然本朝开治子惠,元元匹夫匹妇,罔不各有土舆,以为身家之资,第分之则多者,以少合之,则少者恒多。我小黄团东西南北不下十余里,自始祖落诞,历有遗言:凡我公族,微论百千余烟,即至万室云连,各宜照户当差凭烟,共业,慎毋条分缕晰,致启衅端,于今为烈。旁观者畴不叹我族之地富而人饶哉,第虑世远年没,族大丁繁,人心浇漓,彼也争地,此也竞竞土,虽欲不违先人之遗训,而有不得也。是以阖族人等群相商议,苟非付梨枣登谱牒,以为万古不磨之经,必难存高曾之矩矱,兹者续修家乘,故以先祖之遗言纪载谱帙,昭示来昆,云仍永垂不朽,以彰我祖德宗功,燕翼贻谋,太和裕后之世泽绵长也。约有规条,附刊于后:
  一一我族,凡当今圣谕训十六条各宜遵禀,以崇王化。
  ——我族,凡先圣先贤以及诸子百家,嘉言懿行,各宜佩服不忘,以修身家;
  ——我族,凡子臣弟友,忠孝廉节,各宜不违,以立品行;
  ——我族,凡奸盗诈伪,邪说诐行,各宜拔除风俗;
  ——我族,宗儒重道,教学兴贤,以振斯文;
  ——我族,须树立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续修谱序
  我国家重熙累洽,道一风同,僻壤穷陬,咸知响化,亲其亲而长其长,生续之伦序,水木之源流,父老子弟,莫不津津然道之。建祠宇,谱世系,固其天性,使然亦涵,濡于教化者深也。王荆公云:父子相代,谓之世,世之所出谓之系,奠世系以知其本所,自出其谱牒之谓欤。黄氏者,绥邑巨族也,代有达人,子姓繁衍散若基置,其在青坡者,人烟相望,比户可风,秀者勉为士,朴者勉为农。老杜所云:质朴古人风者,其在斯乎。余司铎是邦,其列胶庠者,不时晋谒余嘉,其温文尔雅,意度从容,相与言孝慈,讲雍睦,因出其所续修谱序以示余,以其先世之支派,以及续修之缘由,各序已详,兹不复赘,特以其家,循谨退让,日俭日勤,革薄从忠,归醇返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于黄氏有厚望焉。
                                 嘉庆九年甲子岁(公元1804年)嘉平月朔日
                                 绥宁县教谕原选直隶衡水县知县年
                                 家眷同学弟 星沙李世洽 拜撰

黄氏续谱序
  谱者籍录也,又世系也,人道之大在亲亲,亲亲故尊。
  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苟薄德寡恩,一本九族,之谊几何,而不蔑如也。谱之时,义大矣哉。我黄氏者,祖藉福建永福县,后迁江西吉水县,我祖进科公调任南京时,我始祖俊国公举家随父寄寓南京十字街洗马巷,年19岁登进士,旋招驸马,拜六部尚书。绍熙时,俊国公父子,因平辰蛮至靖属,开基牙骨团荐,馨香者,数百祀而瓜瓞绵延,隶籍于时竹,黄团一带者尤多。其间俊秀明经,蜚声黉序,代不乏人,阏逢困敦,其子弟从余游又竹秋,其父老携其家乘,沿流诣余乞序。为续谱也,夫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然,一父之子,至数世而渐于无服,至数十世而渐于途人,以数十百千之众,而共怀修辑,此仁人孝子之行尊。
  祖者在其中,敬宗者在其中,收族者在其中,所谓人道,亲亲,其功孰大于是?余非名士,能以文传,而览其世系,贤才辈出,澄千顷之波,更逢叔度,峻无双之号,重见文疆。正不独对日闻蟾魄之生吟,雷兆龙头之露也。传有之明德之,后必有达人,经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又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今黄氏族,不惮勤劳,近延有道之士,分支别派,溯本穷源,彰徽阐幽,条分缕晰,藏诸家庙,俾无忘先正典型。
  祖考彝训,异日大门,闾振家声,入则为师儒,出则为卿相,后先媲美,于邑生色,又何不可,于黄氏预卜也,是为序。
                                 嘉庆九年甲子岁仲冬长至日掌教
                                 城南书院选进士侯选直隶州分州朴斋 吴淳拜撰

续修谱叙
  尝思国有史,家有谱,纪国家之实事。人本祖,物本天,溯人物之根源。苟家乘之传,创之前而不继于后,不几均一刘而奉春海不能详稽,均一石而周卫,后赵不克细考,其何以笃天潢之爱,而令敬宗收族,历世而得一本之真哉。稽我黄氏,系出于赢郡,名江夏,自伯益开姓以来,文若叔度先公,武若汉升先祖,以及晋宋元明历朝显考,前牒略纪,余不赘述,惟我龟年公,讳云俊国,始福建,而继寓江西,再金陵而奉。
  旨楚靖,遂业渠阳,而家居焉,此鼻祖之由来耳。我支秀鞭公之后裔也,自牙骨团分基,寻芳择里,几经迁徙,得莳竹之青乡,地名田螺旋,至海公又择斯所而居焉,名其地曰小黄者,盖年小而当户口焉。无如元明交递之际,兵火煨烬,私牒遗失,虽有纪载,不无夏五郭公之疑,余尝思之当茲。
  圣主龙飞敦本重伦,使徒有四属之公谱,私牒不修,袒免戚单之外,保无秦越相视乎?于是而修谱之心耿耿在念也。癸亥春正,有族弟定楷侄真亮,谒新余宅,把酒之际,予以修谱,恺切言之,而敬宗收族之心,不禁触兴,而众志成城也。于是而,族叔公量,弟定略、定振,概然以督修自任。即族叔松等,亦莫不鼓舞而玉成焉。余不敏,群推余以主其事。爰约族众,将世系派生死厝所,务必上治下,治之攸明,庶几为昭为穆之各当。所谓敬宗者,各有依属,必无怨恫于格思。所谓收族者,各生亲爱,必敦雍睦于祧后之,启谱而观者,知支派之详明,条分而缕晰,狄青之却梁,必有以也。崇韬之拜墓,谁其然乎。虽然吾之继前谱而修者,效曹姑之续史,后之人复继吾谱而修之,追忆历朝显祖,燕赋鹿鸣者有人,攀花上苑者有人。吾愿来昆,云仍耕者务敦本业,读者猛着祖鞭,凤修羽以待义,龙振鳞而思翰,扶摇直上,与先人而增光。谱典者,是予之所厚望矣,不揣固陋雕虫以序。
                                        飞龙嘉庆九年岁于逢困敦月地雷 
                                        复二十四世孙定武名动守中氏书

赠叙
  尝谓根之深者其叶茂,源之远者其流长。使不溯其根源,上无以承千载之统,不究其枝,下无以启百世之宗。然,欲上承先代,下启后人,非谱以纪之不为功。是谱之宜修也,尚矣。
  今宗公伯叔等慨然有此美举诚哉,报本追远之志允矣,孝子仁人之心也。稽我黄姓食邑于黄郡,名江夏,商周以来高人奇士代不乏人,簪缨缙绅鑑史不绝,即如黄初平,见于商朝,叱石成羊之仙术;飞虎著于周代,封开国武成之侯王。及楚之黄歇有春申君之封,秦之石公为张子房之传,至于前汉之黄宪、黄霸,咸称颖川叔度高风,后汉之黄香、黄琼,各著尽孝尽忠之大节。以迄三国之黄忠、黄盖,齐梁之黄尚,黄罗;后唐之黄巢、黄信;五代之黄治、黄裳,此皆文臣武将,英雄豪杰,鑑史中之卓卓者也。
  由五代以迄炎宋,惟我始祖龟年太公职居。仁宗驸马官拜兵部尚书,因蛮夷叛乱,我祖奉旨南征应天顺人,蛮夷胥戢。始祖因地广土饶遂忘回朝之。念发祥渠阳之乡,厥后子振振,后裔绳绳,或分绥会,或徙黔沅,皆始祖德福兼隆,故一源而分为万代派者也。公等与予族均处绥宁,公等一支分徙小黄,自明时落诞以迄,于今数百余岁矣。予观贵团,聚族而处,既无凋弊之形,比邻而居,惟有熙皋之象;入其里,父慈而子孝,行其庭,兄友而弟恭,诗书絃诵,是训而是行也哉,是以为叙。
                                      维              
                                      皇清嘉庆八年岁次癸亥黄钟月望八日 
                                      吉旦族后裔邑庠生大鸿凌云氏拜撰

原籍实録
  远祖黄进科,卒南京。妣谢氏,生二子:俊朝、俊国。
   祖俊 朝,字廷柱,卒南京。
  始祖俊 国,字龟年,葬高枧塘垣头睡牛形。
   妣赵、吴氏。赵葬牙骨团屋后,吴葬千架犁,生七子:秀龙、秀虎、秀文、秀鞍、秀鞭、秀千、秀秋。
   祖秀 龙,葬塘垣头背;妣张氏,葬车田。
   祖秀 虎,葬牙骨团;妣陈氏,葬车田。
   祖秀 文,葬车田;妣张氏,同葬车田。
   祖秀 鞍,葬岭金山;妣明氏,葬千架犁。
   祖秀 鞭,葬牙骨团;妣姚氏,厝孤雁腾云。
   祖秀 千,葬覃黄团;妣龚氏,厝孤雁腾云。
   祖秀 秋,葬岭金山;妣马氏,葬红岭山;妣蒙氏,葬车田;妣潘氏,葬犁溪。
  分居列谱
    秀 秋:渠阳黄姓皆其后裔。
    秀 鞭:绥宁、张家界、湘西自治州黄姓皆其后裔。
    秀 虎:会同、黔阳黄姓皆其后裔。

黄氏宗谱原序
  粤稽三皇五帝以迄于今,世虽远而事仍在,人即往而名犹存者,拥何莫非方策之纪载书史之流传也。第得姓以来,传为世系,食采而后著为家声,倘非笔之于谱,亦何由而识宗于何,起派于何,分某祖而某承之,某房而某开之,允若是,则族谱之修,其有系于宗祧也,岂浅鲜哉。吾黄氏颛项之孙,陆终之后,著名江夏,播绩先朝。其间,名臣宰辅,忠孝廉节,继起有人,然籍禄福建,既寓江西,再迁南京,而落诞渠阳,迄今百有余世矣,族等欲寻先绪,深愧箕裘,既订宗盟,当思继述,抚桮棬手泽之遗,益切水源木本之想,爰稽旧谱,续叙家乘,以俾后之子若孙。缘是而知其某祖,而某分之某宗,而某承之,以合先之祖祧宗亲,身虽泯而犹存,人即往而如在也,云尔是为序。
  且夫谱也者,上溯其源,下考其流,虽世远年没,而时移物异,有谱以传之,则昔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以故,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及宋元明,而某地某字也某讳,若日星之昭烈,于天而万古不磨,山河之流峙,于地而千载如故。今我黄氏,颛项之孙也,食邑于黄,以黄为姓,群名江夏,音属商音,自屡朝迄今,瓜瓞云衤乃 ,不可胜数,略即衣冠奇士,列之于谱,以为仁人孝子之观。商周之际,有武臣城王祖孙父子,名震两朝。周末战国楚相黄歇封为申君,在汉有黄香之孝友,黄霸之宽和,勇冠三军之黄忠,汪江千波之黄宪,黄琼任尚书,仆射黄允则隐居乐道,皆其史策中之卓卓者。他如黄初平叱石成羊,黄眉翁九千余岁,圯上老人黄石公,胸藏韬略,传授于子房,佐汉高而成帝业。此虽异士奇人,莫非一姓之流传也。
  我祖原籍福建,一脉渊源,相传不绝,迨至汉河元年,黄生高受知姚真举为江西按察司,见江右山清水秀,与吴楚交界,任满遂不荣归。至晋元帝时,黄道珍有陶原之记。梁武帝时,黄鳌拜为腾録官,黄才封为文华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至隋开皇五年,有黄一正任吉安府儒学教授,其子黄金安为户部仓长左侍郎。恭帝时,黄梦麟为内阁掌印典簿之官,黄正忠为国子监祭酒之职,领诏归回,仍称巨室。唐文宗元年,黄正忠居吉水县鹅项大坵圳脚,积德昌后起人文;
  至唐高祖二年,黄士连为右春坊;正宗开元二年,黄启益为银库笔帖式;黄万选内阁掌典,诰勅选文忠舍人,黄连为保和殿大学士。至唐氏太宝十年,迁蒲田阴地一穴,作为黄蛇所哈许出状元不应,改葬耳穴六年,黄魁甲果中状元,黄仁慈为侍讲大学士,翰林院黄芳清为五经博士,黄祖惠之子黄册,讳保兴官拜尚书,黄尚廷为礼部尚书,黄干为经学名儒,黄仲为龙图大学士,黄福无远不察,黄槐官拜翰林。先汉隐帝三年,黄尚士为吉水县之职如太史;黄廷坚诗学之传与三苏齐名,士林共邱至。我祖之父黄进科为驾前之官左副都御史,迁于南京十字街洗马苍。
  进科公所生三子:长俊朝,字廷柱,授浙江提刑按察;次子俊国,字龟年,驸马兵部尚书;三子我族之盛文彰彰巳。
  祖俊国所生秀龙,太保之职,秀虎侍郎之官。绍熙年间,因辰蛮苗叛,朝议我祖平夷,父子奉命,遂命潘明姚蒙四大名将同征,由辰至古州洪州,诸峒苗贼兵不血刃,帖然咸服,以视孔明伏波平夷两次,我祖亦有光焉。至今辰沅永靖以及夜郎僻址之区,皆勅我祖服夷之功,报捷于朝,下诏勅封兴国侯镇守边疆。我祖见龙宝地广土饶,遂落诞于岭金山上。
  黄在帝命部谭将军奉勅还赞曰:朕履此多艰,寤寐簪缨之,俊持宗社之安,廼眷尔僚久居外,役爰锡赞善之,宠进班常伯之尊,矢心卫阙,即日届途,既不惮于署,行宜遵依于宸,告勅到,奉行。
                                            绍熙四年十二月初九日

  命下部谭将军,亦见地势肥美,无回京之意,遂改本姓去谭字立言,改为姓覃,同姓同居,而覃黄团因以名焉,缅维。
  我祖大义服苗,不形杀戮以敌。我辈蕃衍,或籍于绥宁,或籍于会邑,虽由靖而分揆厥,渊源始于吴闽,派别支分,后裔不绝,因成谱牒,使后之子若孙知。根深者枝自茂,源远者流自长也,略隶其概,以为万世之指南云。

长沙省谱序
其一
  湘阴黄石珊孝廉世崇 ,予视学湖南时所取士也,一日手持黄氏世谱请予序,曰:黄氏之合宗以江夏为断,江夏黄氏著于汉代,历六朝,惟义扬群公法式最显,至于隋唐,鲜有闻人,故唐书宰相世系表与艺文志所纪族姓谱牒黄氏不与。宋之中叶,文节公庭坚,始为黄氏世谱,然其时不尚门弟,故宋史艺文志不录谱牒,而黄氏世谱不著,今欧阳氏家谱,苏氏大宗谱,世争效之。而文节公世谱,即黄氏亦鲜有能举之者。今岁,族之人以族谱相嘱,谨据旧谱编辑加以考订而仍题曰世谱,以蕲继文节公之志而巳。予惟文节公文草德业为宋完人,元虞氏集跋双井黄氏谱,推为百世之士,洵不为过,岂谓迄今七百余年,其族裔尤有继其志于人往风徽之后者,以是叹文节公能保族人于久远,而江夏黄童世泽之长,湖南黄氏人才方兴未艾,皆可于此推见焉。因述其说如此。
                             大清光绪四年秋八月(公元一八七八年)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付都御史前湖南巡抚部院滇南刘昆序

其二(摘录)
  黄为赢姓十四氏之一也。自伯益赐姓赢,而其后有江、黄诸国,郑氏通志称其出自陆终氏,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有黄国故城,子孙因以国为氏。黄氏之望,非止江夏而已,若栎阳,若安定房陵,若汉东上谷谯郡,多至四十多房,其迁徙未易详也。
  今湖南黄氏、则皆系出江夏,凡居九郡四州者,并以江夏为宗,盖颍川为霸之后,江夏为香公之后,史所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同治十一年,湖南黄氏合建家庙于会城(即长沙省会)。飞虎寨之右寨,为季汉后将军关内侯忠公故宅。过者每深念昔之恩,庙既成,乃合九郡四州之族系而谱之,又惧卷帖过繁也、凡各房止叙始祖以下五世而止,五世以后未叙,专叙科名仕宦及忠义孝弟贞烈节孝之奉旌祠祀者,余各详其支谱焉。今合九郡四州而一之,可谓大同矣。然而源远未分,理大物博,岂抑无歧逆不相入者,惟各叙始迁祖以下五世,余俟支谱详之,则合为大同,分之复厘然不紊。江夏一宗,自汉迄今远有代序,余伟黄氏能收其族而诸君子复娴于义法也,于是乎言。
                          光绪四年秋九月(公元一八七八年)
                          诰授光禄大夫布政使云南按察使加四级赏戴花翎 平江李元度序

其三(搞录)
  湖南之黄,分居九府四州者,一以东汉香为始祖。盖东汉迄今,阅时二千载,族属散居九府四州,壤地二千里,其不能遽合者势也。洎同治庚午,族忠壮公润昌商议建家庙(总祠)于会城北,赖族众协力,越五年庙成,于是分者合矣。然支派有长幼、房族有亲疏、不可以无纪,乃作大同世谱以联之,万殊归于一本也,又虑过于繁重,乃止叙各支始祖以下五世而止,五世以后,惟科名仕宦忠义孝弟及贞烈节孝之奉旌者则书,余各详于支谱、则一本中兼括万殊焉。曰世谱者本文节公旧式也,创为体例而慎载,今吾黄氏保世兹大于湖南、其将若岳之衡山之九嶷,五岑水之湘、资、沅、澧,潇蒸流衍,布获于九府四州间,百世犹一日也,是则祖先陟降之灵所佑启也夫。
                           光绪四年戊寅秋月(公元一八七八年)
                           诰授建威将军长江水师节制五省各镇三等男爵赏戴花翎黄马挂
                             刚勇巴图鲁 裔孙翼升谨序

其四(摘录)
  黄氏著于湖南,自三国吴武陵太守偏将军公覆公盖始,其宦于湖南,则后汉蜀将军关内侯南阳汉升公忠最先;今家庙右边近关壮缪祠,为明长沙卫地,湖南通志所谓黄忠故宅也,汉升子叙蚤殁,无后。故湖南黄氏无祖之者。公覆为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其子炳亦爵关内侯,世泽之长,宜有后于湖南,乃诸黄所祖无一及之者,岂其后尽徙于吴欤,抑岁久而子孙昧所自来,遂数典忘与欤?总观黄氏,隶籍湖南者多,始于明代宋元十之一,五代百之一,五代而上绝无闻焉。盖朝政宽则土著众,刻则转徙多,当五代马氏据湖南时,政尚苛刻,民轻去之。宋以宽,元以刻,明初以宽,其末造也刻,我朝深仁厚泽,民皆乐生,前代土著,皆仍其故。谱既成,因序论之。
                             光绪丙子年九月
                             湘阴县举人练选知县 江夏裔孙世崇谨序

黄氏源流考
  窃思树根深则叶茂,水源远则流长,而人有祖,祖德厚则子孙昌,故清本溯源,敬宗收族,乃人子之要务也。今吾湘西北黄氏续修世谱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是故考其源流,撮其概要,宗述如下:
  夫欲知吾人之祖,必先知人类之发展,而人类之发展,始于一百多万年前,其间经历由猿人而至古人,由母系氏族而至父系氏族,三皇而后,父族盛,黄帝兴,黄帝为我国有史第一帝,亦我华夏之远古祖先也。其后自称炎黄胄裔者,即炎帝黄帝之远代子孙也。
  考我黄氏,亦黄帝之子孙也。据《史记》载:我黄姓肇姓始祖大廉公,乃黄帝第十二世孙也。大廉之父伯益,(亦作柏翳)伯益之父皋陶(大业)无父,其母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女修之父季连,季连之父陆终,陆终之父吴回,无回之父卷章,卷章之父称,称之父颛顼,(继其叔少昊即帝位)颛顼之父昌意,昌意乃黄帝长子 也。黄姓之前代,自黄帝至伯益,计十一世,谱称“十一传”。
  考诸姓氏,亦始于黄帝。黄帝本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故改姬姓,其后由帝赐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腾、成、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其中姬、已两姓各二人,而我黄氏祖先,自黄帝至女修九代,均为姬姓,至十代皋陶生于偃地(今山东曲阜县属偃地),尧帝赐偃姓。至十一代伯益以其事尧舜,治山泽有大功,舜又赐赢姓,封费地,此乃黄姓以前祖先之姓也。
  而我黄氏之肇姓,乃以大廉公之祖皋陶与父伯益,历事尧舜禹有大功,禹故封公于黄。其后以国为姓,即为黄姓,故大廉公乃黄姓之肇姓始祖也。《史记·秦始皇》载:秦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安氏、免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之先封赵城,为赵氏。《史记》又载:周孝王封秦祖非子于秦时,谓其为伯益之后。复使续赢氏祀,号曰赢秦。由此可知,黄姓乃伯益后代十四姓之一也。昔有谓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乃以为封大廉公于黄,即封于英六,且注曰:英即黄,黄弦即英、六也,而余考诸。《史记》、《通史》、《辞海》所载:黄即黄(黄为周代国名,赢姓,在今河南黄川县西),英即英(英亦称蓊人为已姓、姬姓,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北),六即六(为偃姓,在今安徽六安县),以其姓和地可知,英六为皋陶之后,黄国乃伯益之裔,大不同也。所谓英即黄,黄弦即英六,非也,故引述而正之。
  黄姓自夏朝受封迄今,已历二十三朝,其裔遍及二十余者,其发派分支、古难尽述、今难尽知,兹将史、谱所载直系源流简略述之。据老谱所载,自大廉公至七十四世,均无始迁祖记叙,传至七十五世伯祖黄霸公,原住准阳阳夏,久为颖川太守,并定居杜陵,其后奉为颖川始祖,称吾姓为“颖川堂”者,乃自此始。六十九世祖黄歇公仕楚为江夏太守,其裔亦多居江夏故因之而名我姓江夏堂“江夏郡”《亲亲堂》者,皆自此始。清乾隆四年修长沙省谱时,故奉香公为湖南始祖,其后,九十二世祖瑛魁公,迁居秀州(是否是福州),九十五世保义公与其子、九十六世祖萦公,因乱迁居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县),萦公生二子,即九十七世祖洪公、浩公,洪公迁豫章洗马池畔杏花村(豫章即今江西省)。洪公生子五:瑕珍、琬珍、瑾、琛。浩公生二子:玘、珌。其后各公分迁多处,各为其地之始祖。九十八世祖瑕公迁居丰城之允江,是为丰城允江一世祖,亦我渠阳黄氏直系祖先。琬公为蒲田一世祖,玘公为双井一世祖,珌公为金华南剑一世祖。考吾姓之兴旺发达于江西,即起于此也。至一百零二世祖德阳公迁居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鹅颈大丘圳脚,一百零三世祖进科(映璧)因调任南京,遂卜居南京十字街洗马巷,卒葬江西大坪头。至一百零四世祖俊国(龟年)公,南征平乱于渠阳,乃落诞渠阳龙宝乡之上黄寨,是为渠阳落诞始祖。据历届老谱载,始祖龟年公有赵吴二妣,赵妣生龙、风、虎三子,吴妣康熙、乾隆谱载,生安、边、千、秋四子,光绪谱载生六子:加子錡、子镇。又据《宋史》载:龟年公曾有李妣,生子衡、仕至湖南提举,而老谱无传 。老谱于龙、凤、虎、安、边、千、秋、錡,镇九公之裔,记叙分明,大多分居湘省靖县、绥宁、会同,其次是黔阳、芷江、武冈、城步、通道,以及贵州天柱、三穗、剑河、锦屏和滇、川、桂、粤诸省。至民国修《渠阳黄氏世谱》时,入谱者为湘、黔、桂、蜀四省十五县,三百八十多房。据载尚有滇、粤两省,五县之裔未入谱。由此可见,我渠阳黄氏之繁衍昌盛也。
  我姓相传久远,名人奇迹较多,兹简略述之。殷周之际,武成王黄飞虎,荣膺世禄十余代,亲事商周两朝,(事载《封神演义》及《史记·秦本纪》)战国之时,楚春申君黄歇公,为相二十五年门下有客三千。西汉黄霸公,在郡八年,治行推天下第一,为相五年,三次封侯。东汉黄香公,以孝闻名,世称江夏黄童,天下无双。香公之子琼公,佐国有功,初封亢阝乡侯,再封忠义侯,并赠车骑将军。蜀汉黄忠公,勇冠三军,世称虎将,诰封关内侯。唐末黄巢公,农民起义领袖,众称“黄王”,又号“冲天大将”,率师直捣长安,僖宗闻风而逃,民众夹道欢迎。南宋龟年公,乃宗皇室驸马历任吏部、兵部尚书、三劾桧奸、忠心卫国、南征平乱,功勋卓著,诰封兴国侯。清末黄兴公,尽输家资,矢志革命,先后组织华兴会、同盟会,多次起义反清反袁,乃民主革命先行者。当代克诚公,任至全军总参谋长、中央监委书记,清正严明,德高望重。至于由治国有方而封侯,卫国有功而为将者,亦大有人焉。如畴若公封豫章侯,端卿公封忠显侯,忠汉公封义城侯。远瞻公为晋安帝征虏将军,瑛霞公为南朝梁武帝安北将军,长育公为陈文帝直阁将军,黄均公为宋柱国将军,黄伯公为武显将军,真德公为振威将军。自汉以来,尤是宋朝,吾姓在朝廷居高位者众,在州郡为显官者多,以其显著者,如闰父为齐高帝侍中,其九子一婿(徐姓),均拜尚书,均公为北宋大中大夫,其九子一婿,全是尚书,故谓“两观九子十尚书”。宋高宗所提“九贵重荣南国光”,亦指此也。黄峭公在晋安帝时为徐州刺史,因乱其二十一子分散各地,均为显官,故称“二十一郎君、九州作牧”。
  以文人而言,东汉黄宪公字叔度,时称国之颜子(颜回),士之师表,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谓其“汪汪若千顷波,深浅莫臻其之分,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至于宋代,文人更盛,北宋庭坚公,为龙图大学士,官居国史,其学与苏轼齐名,世称(黄、苏):其诗自成凤格,开创江西诗派,并称诗中之祖;兼善行书、草书,为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又创修黄氏世谱,其后宗之,谓为文节公之遗法。 又如德阳公兄弟九人,四元(状元一人,殿试壮元一人,解元二人)五进士,德礼公六子四同登科,宋徽宗宣和辛丑年会考时,长子彦辅状元,四子彦平榜眼,五了彦正探花,三子彦方进士,世称一科三鼎甲。宋徽宗闻胪唱诸公名时,欣然作诗赞曰:“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胜似状元并榜眼,探花俱是弟和兄。” 明末清初宗羲公,为清初学术界三先生之一,明亡之后,组织武装抗清,败后隐居著书立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主张民主与法治,实倡导民主主义之先声。
  以传奇而言,黄石公授书张良,致为王师。黄觉公巧遇吕仙,得药延年。虎公、鞍公、鞭公救人于石滩,修炼于滩畔鸡公山,昔常显圣于滩头。明洪武时,诰封为滩头三圣公,并建有祠庙,昔放木排过滩者皆往祭之,绥宁江抱真炽公,事亲极孝,律已化人,奇在生前能自知死之将至,约亲人遗嘱后,端坐而逝,时香气满堂。后常降坛,自称孝节真君,故江抱人建有节孝祠及真君公,以事敬奉。(事载《省志》)
  以女者言,元代有黄道婆,乃松江(今上海县)之妇,能大胆革新纺织技术,革兴我国棉布生产,故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之称。
  古之敬宗收族者,大多先建祠而后修谱,或祠谱同修,祠为家庙,谱为家乘,实为家史、族史。自唐宋以来,人尚谱牒之学,家藏谱牒之书,历代学者认为: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以立万世君臣之纲常,谱以疏子孙千之载伦纪 ,孝子贤孙,所宜先务。考我黄姓谱牒,始于北宋,时文节公庭坚,身为国史官,得黄姓之源流,于北宋创修黄氏世谱,又称江西(双井)黄氏谱,其后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一一四五年)甲子季春,彦平公又续修世谱,并有宋高宗御赐谱赞,同年十一月宋高宗封龟年公为兴国侯。宋淳熙元年(公元一一七四年)甲午春,吴皋公又三修世谱,明永乐元年(公元一四○三年)盈忠公为首,四修世变以上总称宋明老谱,似为全国性谱牒,亦似江西老谱,此后乃清代修谱,先后八次,除光绪四年为长沙省谱外,其余七次均为靖州总谱,大多先祠后谱,或祠谱并修。靖州总祠原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一七一○年)建于城西,祠成始修靖州总谱。其后五十余年,祠旧墙倾,昌麟同年诸公欲振其规模,隆其祀典,遂在城东关内买地新建总祠,落成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一七六三年)癸未岁,自是祠宇维新,墙垣可观,祠成乃二修总谱。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一七八○年)扩建宗祠,三修总谱。道光十七年(公元一八三七年)同钰、道用诸公,维修总祠,四修总谱,道光二十二年(公元一八四二年)又再次续修总谱,为五修谱。同治十一年(公元一八七二年)湖南省我黄姓人士,禀请抚宪传檄各郡,集三十六县之财,卜忠公故宅建立总祠(一曰家庙)。同治十二年癸酉岁靖州亦修理总祠,历时三载,至光绪元年完成。而长沙在修建总祠期间,即合全省九府四州之族而谱之,至光绪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省垣修祠修谱事竣。光绪五年三月,领省谱到靖州总祠,均见文节公,世谱程式尽善,都以未入谱为憾。乃议仿省谱程式续修世谱,光绪八年,靖州世谱乃成,为靖州六修谱,民国二十年靖州总祠,墙垣倒塌,殿宇催败,卓民、瑞轩诸公倡议修祠修谱,召湘、黔两省七县族人商议,推选禹航为主修,登三为族长。光球任径承,寿盾、映山为秉笔,同年冬,兴工修祠,民国二十一年采访修谱,二十二年祠成,二十四年《渠阳黄氏世谱》成,为靖州七修谱,亦为上届之修谱。而各房各地分修墨谱,刊谱者多,此不详述。
  族之班次,乃志源流,别长幼,标世次之要领也。知其姓,则明其族,知其班,则别其世,是故族人之于班次,未有不重视者也。而班次之形成与发展,亦有其源流,城步大古老谱《班次引》云:古者,或因生而赐姓,或因爵而赐族,或五世亲尽而王父氏为氏,其时姓多更改又何班次之有,自明太祖聪明天禀,奄有四海;思别尊卑之序,始昭班次之文,分封诸侯,各赐二十字,志父子祖孙之源流,记房族支派之隆没,所以大君有命,开国成家,在下之人,尤以效之,取而法焉。余族黄氏班行,原先代设立,今载谱中。而余考诸老谱所载,我黄氏班次,非始于明,早起于宋尤似始于宋朝俊国公,因其前之祖先,用单名者多,而用复名者,亦无班次之字。自绍兴十四年黄氏大修总谱起,各世之名,均有班次排列,如俊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通光,昌传汉保进。二十字其后转宗,仅略改一、二字,如俊改政,透改迪,元改明等。后经多次修变,又正式定昌传 汉保进俊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通光。至清光绪四年修长沙省谱时,奉黄香公为湖南始祖,新编百代世次韵语,并定由黄香公六十一世改上百代新派,未满六十世者,照前老派取足,已满六十世者,照新派推进。黄香公六十一世,即肇姓祖大廉公一百三十七世,龟年三十四世也;百代世次,乃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等二十语,此次续谱,经众议定,仍恢复长沙省谱大费生民始原语,更正上次将始改起一字,实则均按省新派韵语实行。
  总上所述,各项源流,均按求实存真之原则,实事求是之精神,据实考证,如实记叙,但因水平有限,考究不周,归纳不够,错漏之处难免,望族人及后起者正之。
                                       城步虎公裔孙 费大金兰氏 敬撰

黄氏源流考析
黄离垢辑录

  人类,考证其古物和遗迹可寻根,察析其神话和史志可问祖。黄氏,上溯其渊源,她同整个中华民族的远古历史相联缀,可谓源远流长。
  鸿荒太古时期,内蒙燕山南麓的锡拉木伦河流域,生衍栖息着许多以鸟为图腾的母系世族人类,其中一支以黄鸟(黄鹂)为图腾的氏族,称黄鸟族,因地处边陲,后称黄夷。这支黄鸟族,是为黄姓最古老的族姓之源头。
  时至父系氏族,黄夷族人逐渐发展强盛,加入东夷太昊--少昊为首席领的东夷部落联盟集团。少昊赢姓,黄夷叫”赢姓黄氏”。故黄夷族尊奉少昊为本族之始祖。与此同时,华夏部落首领黄帝辞世,其孙颛顼继帝位为华夏部落酋长。当少昊辞世后,一部分黄夷加入了颛顼部落(另一部分西迁汾水)。颛顼姬姓,此间的黄夷又叫“姬姓黄氏”。由于颛顼袭承华夏黄帝和东夷少昊两部落聪明首领,促成了华夏与东夷的血缘通融。少昊部落的子氏族黄夷,随之同华夏部落结成婚姻氏族。神话传说的“女修食燕卵而生大业”,实际上是东夷崇拜鸟图腾的黄夷男性同华夏颛顼部落氏族女性成其婚姻关系的子嗣。由大业娶黄帝所属的少典氏族之女为妻而生皋陶(繇),可作侧释佐证。《中华姓氏通史丛书·黄姓》对“女修食燕卵而生大业”的神话有如上定论阐释,并接着对大业娶少典氏族之女华为妻,所生的皋陶这样记述道:《帝王世纪》上说皋陶生于典阜少昊之墟。曲阜,属偃地,舜帝因而赐皋陶为偃姓。皋陶在舜帝时,当上了大理之官,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天下太平。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又让他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政权的首领。夏禹对他非常感激,指定他为接班人。正当夏禹准备让位给他时,但这时皋陶却去世了。皋陶死后,葬在六地(即今安徽六安县),这里古时有皋陶墓,世人又称为公琴。
  偃姓的皋陶生了六个儿子。长子叫大费,又名伯益。伯益智慧聪颖,擅长管火驯兽,为当时民间的牧放农耕提供了安宁的环境,很受舜帝赏识,便以小女姚与伯益成婚,还准允伯益恢复其赢姓,做少昊氏族的后继首领。伯益生大廉后,被夏禹胙土命氏,封为黄国,立于河南潢川。黄以国为姓,称潢川之黄。司马迁在《史记》中肯定黄国是赢姓伯益--大廉所建。故近世《湖南黄氏世谱》所撰一百字世次韵语首句曰:“大费生民始,渊源少昊长。”
  人类部落氏族合写成社会历史。但远古姓氏世系难以上溯详尽和确凿,谨为珍视黄姓源远流长的远古历史,添列右表作记。


  舜帝对伯益非常赏识,便派他去当辅佐夏禹治水的助手。夏禹在治水成功后受赏时对舜帝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帝赞赏说:“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见《史记·秦纪》)后来伯益的后嗣果然非常发达。夏禹继承舜帝华夏部落联盟在位十年,东巡会稽而逝,临终遗命传位给伯益,让儿子启为臣。伯益为夏禹守丧三年后,即避让王位给夏启。当时华夏与东夷部落联盟开始发生分裂,伯益以东夷人来继承华夏政权的王位,受到华夏部落臣吏的冷落,他们都去朝见夏启,称颂夏启:“君王帝禹的儿子,才是我们的新君王。”于是,夏启在华夏部落氏族人们的拥立下,即天子位。
  从此,原来氏族社会“公天下”被阶级政权的“家天下”所取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伯益在这一伟大历史转变中成为悲剧式人物。据《战国策·燕策》、《韩非子》记载,夏启继王位后,便开始消灭伯益的势力,继而结党攻打黄国伯益;夏启六年杀害了伯益。伯益虽死,但他的氏族后裔一直在参加反抗夏王朝的斗争。
  公元前十六世纪,原属东夷集团的殷商部落在首领成汤领导下崛起,消灭了夏王朝。建立起历史上强大的殷商帝国。黄国与商族同属东夷集团,黄国成为殷商的小盟国。许多黄姓人士在商王朝任占卜官和行政官职,见于殷墟甲骨卜辞中的商朝黄国人,便有黄尹、黄示等。殷商帝国历经六百多年,相传帝位至三十一代帝辛纣王无道,最终被周王朝所取代。
  周王朝对古黄国承认,容许继续存在,时限延续八百年。在西东两周这漫长时年之际,南方的荆蛮楚国日益强大,不断向四周扩张势力,淮水流域和汉水流域的诸多小国都面临着被吞并、被消灭的威胁。楚国经过充分准备,在楚成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48年)以黄国不向楚王纳贡为矢,大举入侵黄国,黄国被楚国灭亡。那场亡国惨案,给黄国黄姓带来了巨大灾难,黄姓由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王族国姓,沦为亡国之奴的普通姓氏。黄国遗民纷纷迁徒,一支内迁至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荆州一带),形成后来秦汉时期著名的江陵黄氏;又一支迁至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至武汉一带),后裔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还有大批遗民被“浮渚江南以实海滨”(见《左传·宣公十二年》)迁徙到广大江南湖湘地区;有一支甚至逃往新罗(今朝鲜);但有部分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
  物,其子孙有被满门抄斩的,有逃亡于外隐姓埋名的。《湖南黄氏世谱》称:“考烈王卒,诸黄避李园之祸,始别著籍。”黄氏宗族从此又各奔东西,另立基业,谋求新的生机。
  西汉中晚期,淮南黄霸家族崛起。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中湘黄氏四修谱》载,黄霸是春申君之兄黄开业的第七代孙;(但《禾坪谱》、《鹳薮谱》、《潮州谱》等多数黄姓家谱载,认为黄霸是黄歇长子黄尚的后裔。)史称黄霸自幼学习法律之学,胸有大志,年轻时即成为乡里豪杰,曾役使乡人到云陵(今陕西淳化县)做事,他的家族也因此从淮阳迁徙到陕西云陵。由于黄霸精明能干,足智多谋,处议当法,持法宽平,富有领导才能,汉武帝末年,由卒史升为河南太守丞;汉宣帝又召升黄霸为廷尉,在廷尉任中又以公平、正直闻名;继而出任扬州刺史,旋即升为颖川太守。公元前56年,宣帝下诏封黄霸为关内侯,拜为太子太傅、廷尉史大夫。黄霸娶妻巫、陈、纪三房,共生宗、容、宏、叔、季、刘、钊、剑八子,支分两省五县--河南阳夏、永城、长葛、陕西云陵、杜陵(今长安)。因黄霸久为颖川太守,称“颖川堂黄氏”自此始。
  纵观文献,见于《史记》、《汉书》记载的黄姓人物共有18人,至东汉江夏黄氏臻于极盛。这支黄姓宗族世居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代为冠族。其代表人物为黄霸第七代孙黄况之子黄香。黄香的父亲黄况,《东观汉纪》载称,以孝廉起家入仕,最初做郡国小属官,后官至叶县(今河南叶县)县令,为官清廉。史书称他家境“贫无奴仆”。
  黄香生长在这样的家境里,从小受到孝廉熏陶,自幼得躬执勤苦。史称黄香命中多劫难,年仅九岁,母病长年。他为母夏扇凉冬温席,为子极孝;母亲病逝后,他哀思过度,以至日渐憔悴,差点支持不到守丧期终。乡人称赞他为至孝。他的孝道,传名遐迩。当时江夏太守刘护闻名召见,题字“门下孝子”赠之,鼓励发愤图强。从此,黄香博学经典,精研道术,以文章闻名京师,时人称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名列“二十四孝”之一。
  黄香,字文疆。以儒学入仕,初任郎中。汉章帝诏见黄香,让他入东观(皇室国家图书馆),读尽皇家藏书,官拜尚书郎。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14年),皇室为千乘王刘伉在中山宫邸举行弱冠大礼,章帝特邀黄香参加,欣然对诸王介绍说:“此乃‘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顿时,左右刮目相观,肃然起敬。谱载汉章帝又曾以“江夏黄香忠孝两全天下无双”的御书赏赐给黄氏家族。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升黄香为左丞相,两年后又升为尚书令,参与朝政大事。黄香历经汉章帝、和帝两代,黄香一直受皇家亲重,主要是他才倾天下,以至其子黄琼、孙黄琬,位至三公,名震宇内。故后世黄姓子孙,都追宗江夏,认江夏为黄姓的郡望,称黄姓为“江夏堂”。
  黄香在官任尚书令后,向皇帝谢恩书中言道,自己是享皇恩和“先人余福”。由此可以推断,江夏黄的兴起在东汉之前,形成较早,有待进一步探索考究。
  黄香为汉和帝左丞相时是公元92年,由这个年代上溯至黄帝、太昊,以“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依据推算,已时移2790年,世系应传90余代,这里引用《禾坪谱》以黄帝之子昌意至黄香,共计941世,列表于下:华夏黄帝(东夷太昊)-昌意(少昊)-颛顼(大业)-皋陶-大费-大廉-定-(夏)嘉-奇-勖-舒-厚-冕-凯-函-俞-寿高-旺所-侠仙-仲范-要-(商)刚中-龙-邺-雍膺-正坎-德畅-崇秉-渊-绮-颜-修德-石虞-宜韶-巨源-再兴-若洙-(周)文-铎藩-文言-谟-初盛-祯-友石-固-敬-惠-錡鄂署-胤-玖典-光祖-敦复-通(天祥)-衍征-丙-清鄂-昭-鲁成-文叶-华令-珙光-梁显-满宽-亮-“春秋”安民-前修-
氵婴氵奇-由植-显忠-体政-乔-彝-重-(战国)序-新-臧-景修-武-建-(东周)歇(公元前400多年,楚王封为春申君。同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称“四君子”。史称黄姓复兴第一鼎盛期。)-俊-初显-琰-基-鼎-文明-霸-仲达-仍-嘉-元相-伯良-(东汉)况-香公(公元53-122年,东汉和帝尚书令,誉为“江夏黄童天下无双”、至孝,史称黄姓第二鼎盛期)。
  这里应该说明:公元前黄姓远祖世系,海内外有多种编撰,传承世系代数多少不一,这大概是因年代久远,追溯源流起始根枝不同所致。但后人应该肯定,这些都有黄氏祖先耳提面命传代的世系成份,切不可数典忘祖。


  据谱载,黄香娶妻四房,郑、陆、李、胡四位夫人共生八子:琼、瑰、琏、琛、瓒、珂、珮、理。长子黄琼,官至太尉,娶妻陈、颜、李三房共生十四子。次子黄瑰,见于鹳薮、宝安、潮州等谱。三子黄琏官至侍御史。四子黄琛官至司农。五子黄瓒,官至河东太守。六子黄珂,官至冀州刺史。七子黄珮娶妻周氏生一子:俞。幼子黄理,居江夏,见于樟峰、威信、三台等谱。惟有黄香长子黄琼,上述谱牒和禾坪谱、十朋谱、乐至谱等都有记载。
  黄琼,字世英,传见班固《后汉书》。黄琼自幼随父在京师台阁,因而熟知朝廷政界事务,达练官场。父亲黄香在时,即诏任为太子舍人,因故辞谢不受。父亲去世后,至汉顺帝永建年间(公元127-132年)因公卿中众多人推荐,黄琼始公车应征,人官拜议郎。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5年)任太尉之职,封为邟乡侯(今河南颖川县),食邑千户。至此,江夏黄氏更加荣耀。再传至黄琼之孙黄琬时,黄琬少年丧父由祖父黄琼教养长大。黄琬自幼聪敏过人,公元147年正月日食,祖父带他上京奏日食状况;太后问所食多少,黄琼一时无言时,当时七岁的黄琬在旁对祖父说:“何不说‘日食之余,如月之初'。”黄琼大惊,即以这话应诏。黄琬便以才思敏捷闻名于京师。汉灵帝光和末年(公元184年),黄琬升任青州刺史待中,不久又拜为将作大匠、豫州牧等职,后又征为司徒,升任太尉显职,封为阳泉乡侯(汉阳泉侯国在今安徽霍丘县)。江夏黄氏宗族的显赫声威至此臻于极盛。
  江夏,是黄姓中最著名的郡望。但是,江夏并非黄姓惟一的郡望。郡望者,豪族巨姓所在之郡也。郡望兴起于汉魏之世,黄姓的郡望也产生于这个时候。
  元代学者黄溍在《黄氏族谱图序》中说:“唐(应是魏晋时代)之江夏暨会稽零陵、巴东、西郡、江陵、洛阳、晋安八郡,各有黄氏。”(因唐代并无西郡,西郡只在三国曹操时设置过,西魏时已废除;洛阳郡也只是东魏时才有,至隋已废除。)这八个郡望,江夏郡在今湖北云梦东南,即黄香之族裔所在;会稽郡在今浙江余姚,为东汉黄昌之后;零陵郡在今湖南零陵,为三国黄盖之族裔所在;巴东郡在今四川阆中,即蜀将黄权之后;西郡在今甘肃永昌一带,为酒泉黄衍之后;江陵郡在今湖北荆州,为黄尚之族裔所在;洛阳郡在今河南洛阳,为江夏分支;晋安郡在今福建大部分,治所在神州,为□□之族裔所在。唐王朝几次官修《氏族志》,退旧族,进新门,这在黄姓郡望中亦有反映。在20世纪初,发现的敦煌遗书《贞观八年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中(贞观八年是公元634年),所载黄氏郡望有四个:濮州濮阳郡黄姓是六大姓之一;婺州东阳郡,黄姓是五大姓之一;括州松阳郡,黄姓是四大姓之首;泉州南安郡黄姓是四大姓之首。唐德宗(公元780年-805年)时修撰的《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所记黄氏郡望有二个:鄂州江夏郡,黄姓为七大姓之一;濮州濮阳郡,黄氏为六大姓之一,北宋初年,乐史著《太平寰宇记》其中记载有晚唐五代时的部分郡望,黄姓则有三个:处州缙云郡,黄氏为三大姓(黄、赖、丰)之首;泉州南安郡,黄氏为五姓(黄、林、单、戚、仇)之首;鄂州江夏郡,黄氏为三大姓(黄、喻、潘)之首。宋本《广韵。载黄氏郡望只一个:“黄,亦姓(望)出江夏。”在广泛流传于中国的《百家姓》中,亦注明黄氏郡望为“江夏郡”。这是因为至宋代门阀制度被废除,宗族主义文化观念被强化,郡望的等级门阀成份被淡化,而宗法作用和寻根意识却加浓,一个姓氏已无须几个郡望,人们开始追溯共同的郡望,作为本姓的发源地。而黄姓历史上以江夏黄氏最为著名,又兴起出现较早,所以各地黄氏子孙放弃其他郡望,而同宗江夏,把江夏作为黄氏的统一郡望。


  古老悠久的黄姓历史长河,经过汉魏再流淌过六朝隋唐时期,便开始主宗分流,分衍成两大支: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至婺州金华郡,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金华黄氏;另一支先由江夏北迁至中原光州因始,然后再折转向东,于隋唐之时再迁居到福建邵武,形成历史上另一大支黄氏宗族-邵武黄氏。
  金华黄氏-江夏黄香公传至九世孙黄积,在东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20年),官任新安郡太守,家室随迁新安。黄积在新安去世,葬于该郡歙县西三十里的姚家墩。黄积的子孙为守祀他的墓庐,便将家族迁居于此。后来黄氏家族发展壮大,遂将在姚家墩改称黄墩。黄积娶妻张氏,生二子:长子黄寻,仍居黄墩。次子黄苾,初官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后升为金陵按察(金陵即江苏南京)。当时的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常识黄苾的才干,遂将自己的女儿嫁与黄苾。
  后来金陵一带战祸连绵,兵荒马乱,黄苾偕妻到浦阳隐居,后来子孙繁衍兴旺,形成东南大族浦阳黄氏,地属婺州金华郡,故浦阳黄氏又称为金华黄氏。据族谱记载,在宋元以来近千年历史演化的过程中,新安黄墩黄氏宗族,由隋唐时期的一个江夏分支,已发展成为拥有四十余个支派的黄姓大宗族,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浙江各地。江西分宁黄氏,在宋代就出了个杰出大诗人、大文学家、大书法家黄庭坚,闻名天下。黄庭坚与张耒、晁无咎、秦观同游大文豪苏轼门下,时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成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去世后,被赐谥“文节”史称“黄文节公”。至今在江西修水县双井村仍完好地保留有这位大诗人的陵墓,南山的黄山谷祠也修葺一新,南山九曲回廊中陈列有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的手书石刻。在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的浪潮中,黄庭坚的一支后裔黄国璋,于明洪武初年离开江西老家,携妻儿子女西迁湖湘,卜居省城长沙市蓉湾镇。黄国璋的子孙颇有功名成就,他也父以子贵,被诰赠为文林武郎、监察御史。黄国璋生一子黄兴辅,以文章学术闻名,明太祖常识他的才能,任命他为陕西道监察御史,封为奉政大夫,修政庶尹。一时之间,黄氏家族声
名大振,荣耀湖湘。黄兴辅生有三子:以敬、以诚、以忠。此后分为三支。长子黄以敬,于明永乐初被贬谪戌宁夏;幼子黄以忠,徙居浏阳东乡九都乌鸦塅;次子黄以诚一支,仍隶籍湘中善化。以诚有文才,尤精医理,是当地一个儒士兼医生,后裔极旺,发展成为善化黄氏,后自称经铿黄氏,以区别于长沙地区的其他各支同宗黄姓家族。经铿黄氏繁衍兴盛,又衍生出许多分支,出了许多人才。在20世纪的社会历史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黄姓家族要算经铿黄氏的黄兴家族,黄兴生于清朝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农历九月十二日,为经铿黄氏的第十九代裔孙。黄兴同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封建帝制,进行民主革命的斗争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辛亥革命的实际领袖和中华民国第二开国元勋。黄兴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十月三十一日逝世于上海,次年国葬于家乡长沙岳麓山。大学者章太炎为其撰写有墓志铭,又撰有一挽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邵武黄氏-江夏黄香公第十一代孙黄裳,是晋元帝(公元317-323年)任命为江州刺史黄必福的长子,他于晋室东渡之际,自河南光州固始先迁徙到达福建邵武县和平乡鹳薮林(今邵武市和平镇黄家林),为邵武黄氏的始迁祖。史称“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是也。”迨至黄裳的第二十二代孙黄峭山,因累建军功,在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受唐王朝封为工部侍郎、奎章阁学士、千户侯。后朱温逆唐建立后梁王朝;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后梁德龙三年又灭梁,复建后唐。在此期间,黄峭公对连年战乱深感厌倦和失望,不愿卷入李朱之争,便解甲归里,告老还邵武和平乡,息武兴文,创办和平书院,教育族中子弟,劝导里中后人。黄峭山娶官、郑三位夫人,共生二十一个儿子,三位夫人各生七个,个个功名卓著。五代后周广顺元年辛亥岁(公元951年)正月初二,正是喜庆新春佳节之时,这天,年已八十岁的黄悄山公置酒备席,广邀族人和亲友,大宴宾朋。席间黄峭山将二十一房子孙召集齐全,当众宣布了一个惊人的重大决定,将黄家自春申君以后千余年的所积累的祖产-铜钱八十万贯、金银八百余秤,一并均分为二十一股。合令三妻位下二十一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离开家乡,各自自谋发展,另立基业。后因三位夫人啼泣请求,黄峭山稍改原来决定重新宣布:除官、吴、郑三位夫人名下备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以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十八房子孙不许恋此方故土,令其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相地而居。接着黄峭山卜占离家吉日,并于这天将新修的《黄氏家谱》二十一套分授给二十一房子孙,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忘祖宗。临行前,这位老者又口吟七言诗一首与诸儿作别。诗云:“骏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三位夫人与长子黄和也各吟诗两句,共成一首七言八句诗相送。诗云:“十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娘七子齐。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闱。吾思日久难相会,宗叶分枝为汝题。若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峭山夫妇嘱咐诸子诵念此诗,牢记心中,以为他日子孙认祖相亲的凭证。规定以后黄氏子孙相逢,凡能背诵此诗者,即是同宗亲派,请升堂入室,不得异视。后人将这两首送别诗,前者叫做“外八句”,后者叫做“内八句”。黄峭山二十一子的后裔极为兴旺蕃
昌,且不断分蘖出许多新分支,广泛散布在中国江南大地和海外华人世族中。
  在两晋隋唐时代江夏黄姓中,还有一支同金华、邵武两支黄氏有深远渊源关系的江西盱江黄氏。据族史记载,盱江黄氏是黄香曾孙黄琬的一支后裔。盱江黄氏在隋唐五代期间,由江夏一个小分支又繁衍发展成众多支系。据《湖南黄氏世谱》记载,仅黄琰这一盱江分支,便又分出当今的乌石、常丰、火源、东乡田步、桂田、新田、安仁、蓝田等二十多个黄氏支系,由此可见黄氏族姓的强盛生命力。
  江夏黄氏自夏殷受封立黄国,以国为姓以来,历经四千多年,子嗣繁衍,代出人才,功献社稷,名列山川,教廉箕裘,开拓进取,重教兴文,艰苦创业。
  至今天下黄姓共认黄香为大始祖的后裔遍布中华大地和海外。据二十世纪末出版的《中华姓氏通史·黄姓》等资料记载,黄姓是当今中华民族五千六百六十个姓氏中位居前七位。在海外,黄姓华侨不仅人数极多,而且积极参加当地华人以及移居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产生了许多黄姓侨领和著名商界、政界人物。


  分布四方的黄氏子孙,为加强族姓联系,团结本族同宗,共同敬祖收族,各地遂修建跨地域的黄氏大宗祠或总祠。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湖南九郡四州黄氏合宗江夏,在省城长沙飞虎寨之右寨,即三国黄忠故宅,合建湖南全省黄氏总宗祠,同“江西全省黄氏宗祠”一样名叫“敦睦堂”,编修统一的《湖南黄氏世谱》,设立各支黄氏的开基始祖神主和历代公遗像,此举盛况空前。《湖南黄氏世谱》分有十三卷-卷一,长沙府属源流世系;卷二,衡州府属源流世系;卷三,永州府属源流世系;卷四,宝庆府属源流世系;卷五,岳州府属源流世系;卷六,常德府属源流世系;卷七,辰州府属源流世系;卷八,永顺府属源流世系;卷九,沅州府属源流世系;卷十,郴州府隶州源流世系;卷十一,靖州府隶州源流世系;卷十二,澧州府隶州源流世系;卷十三,桂阳府隶州源流世系。


  现在海内外黄姓子孙,都追宗江夏,认江夏为黄姓的郡望与发源地。江夏堂黄香的后裔落籍湖南颇多,遍布三湘四水,繁衍极盛,枝荣叶茂。这里依据部分谱牒史料和初步探究,列出香公长子琼(亢阝乡侯)和六子珂(冀州刺史)后嗣五支,供史考。
  ● 黄香长子琼-第四十世嗣裔黄国璋(明初在“江西填湖广”浪潮中自江西泰和县大邱乡卜居长沙荣湾镇)-黄兴
  黄香-琼-储-琬-松寿-远-长文-期-积-苾-居中-铨-商英-沦-文-汝知-鞬-畦-大正-辐-瑚-说-亿-萦-浩-玘-瞻-元吉-中理-茂竭-庶-庭坚-(江西诗书名家)-相-然-垱-旦-元之-童-前达-功贤-大圭-国璋(其后裔为善为黄氏,自称湘经铿黄氏,明洪武初年从江西泰和来长沙)-兴辅-以诚-镛-秦-金-仕亿-梅-化中-□□-象伦-□□-□□-玉璧-第应-孝纶-友竹-维第-炳昆-兴(黄兴谱名仁牧。辅佐孙中山缔造中华民国)-一欧-伟民
  ● 黄香长子琼-第三十三世嗣裔黄龟年(南宋初著名忠臣。高宗绍兴十四年受派遣落籍渠阳。)-黄费大-黄源安
  黄香-琼-储-琬-松寿-远-长文-期-积-苾-居中-铨-商英-沦-文-汝知-英建-畦-大正-辐-瑚-说-亿-萦-洪-瑕-目睿-嵩-巽-均-德阳-映璧-俊国(即龟年公,在渠阳启用二十字派语轮回。)-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通-光-昌-传-汉-保-进-俊-(第二轮回)-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民国初年七修《渠阳黄氏世谱》时决定同先期谱订于湖南黄氏总祠的“一百字派”合派。即香公第六十五世嗣裔)-大-费-生-民-始-渊-源……(公元一九八九年湖南靖州黄氏总祠“江夏堂”第八次重修《渠阳黄氏世谱》。主修人为黄源安、主编是黄费大。)
  ● 黄香长子琼-第四十二代嗣裔黄珊(明永乐二年由江西丰城迁徙至麻阳茶溪)-巨前(二十世纪末之后裔谱名)
  黄香-琼-储-琬-松寿-远-长文-期-积-苾-居中-铨-商英-沦-文-汝知-鞬-畦-大正-辐-瑚-说-亿-萦-洪-瑕-目睿-嵩-巽-遇和-检-表-得礼-彦辅-潜-世中-震-宣仪-尚义-添爵-均增-荣大-茂一-珊(麻阳茶溪黄氏迁祖公)-伯万-都礼-均实-子贞-永坛-宗秀-兴文-应□-庭□-朝荣-上谦-大凤-人聪-有贵-国秀-先登-志尚-佳万-山暹-毓珍-秀午-雨祈-呈品-祥忠-本先-巨前
  ● 黄香长子琼—第四十四代嗣裔起弘(明朝建文四年因“靖难之役”潜迹辰州太常村)-泰银(2002年修谱主委)
  黄香-琼-储-琬-侃-(自江夏迁固始)-珀-绾-缓参-必辐-裳(自固始迁邵武)-仲文-庆-宣-雍伯-如意-齐-西-贵材-瑞仪-子若-滔之-恺康-庭坚-时文-中-膺-皓-贵华-锡禹-峭山(公元934年徐州刺史)-化-龙(潜盛)-文-省察-春-仁-龙-□□-裳(迁江西庐陵)-□□-□□-□□-□□-□□-子澄(明朝惠帝大臣,被帝弟朱棣诛杀)-起弘(子澄之亲侄。朱棣篡兄帝位诛臣九族,潜迹辰州太常村。)-朝镇-廷芳-仲旺-遵-添云-思德(迁居古丈老司岩)-先美-金石-庭相(落籍永顺禁山口)-朝用-恩益-选忠-嘉福-祥云-自芳-泰银(公元2002年第五次续修湘西北族谱主委)-昌俊-纯-修
  ● 黄香六子珂-第四十一世嗣裔黄□(明洪武十三年调湖南辰州府卫左所百户管军)家琮-化鲤-先顺-黄香-珂(官任冀州刺史。繁衍后裔在北京一带。)-□□-□□-□□-□□-□□-□□-□□-□□-□□-□□-□□-□
□-□□-□□-□□-□□-□□-□□-□□-□□-□□-□□-□□-□□-□□-□□-

□□-□□- (原籍北京大名府魏县,迁居河南卫辉府浚县。元末助朱元璋立明有军功,洪武十三年受封湖南辰州。)-升-受-福-霖-金-裳(兄弟撰立“阳道家德色,廷文兆永长,国泰联登启,学成仕大邦”二十字世谱派语。)-一龙(世派从“一”肇端。龙公于明万历三十八年袭职镇竿水田营)-梦阳-道光(迁辰溪)-家琮(清康熙初年自辰溪迁徙至界亭驿拓业黄家坪。)文德-色凤(清乾隆十四年自黄家坪择地龙潭湾落籍拓业。)-廷槐(“偏床圆枕,立志竟成”文武双全进士。印“万清”)-文(色新公从“文”起分立派语为:“文宗开化,学绍先贤,邦国永泰,连登仕进”。-宗-开-化(化鲤公等族人于民国十五年同杨家溪黄氏合修《黄氏族谱》,并同湖南省垣黄氏总祠一百字派合辈。“化”合“大”字辈-学(费)-绍(生)-先(民)-(先顺于公元2002年倡议修篡辰龙关黄氏世谱。)-贤(始)-渊-源-少-昊-长

渠阳黄氏老派世次韵语
  未满一百三十六世者仍用老派勿须再转:昌传汉保进,俊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通光。
  民国二十四年,靖州集四省十七县龟年公后裔,大修渠阳黄氏世谱时,发现各地转宗顺序不一,为了划一,从一百三十七世转入新派,并作了如下说明:按靖县岭头一带所列派序乃真良均同秀、万元再通光,以转昌传汉保进,至进字改上新派。凡绥宁石岩、下寨峒,自万元再通光转入真良均同透,则透字即可改大字,均合一百三十七世也。至于洪江长田之万字改大,黔阳三里坪之绵字改大,绥宁晚房冲、临口之光字改大,东山岭头之进字改大,芷江之真字改大,靖县覃黄团与会同江东、鲁冲并武阳一带之通字改大。湘西黄姓按靖州的情况,从“再”字后面的“通”进入省派改为大字,其它派黄姓进入省派一百字派时匀从黄香往后推至第六十五世进入,具体情况由各地宗亲自己商议决定。故此告之。

圣谕十六条
  注:此十六条,初看似乎不合时宜,细读方觉条条都有道理,如能做到于社会有益无害,故全录之。考其来历,后清康熙帝所颁,后雍正衍为歌句,并规定每月朔望由官员向百姓士兵宣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后常载各姓谱首。金兰注
  世祖宪帝衍为歌句,恺切详明,俾海内家玄户诵,为敖深矣。兹载谱首,宜时常触目警心,所谓率祖攸行者在此,训行近光者在此。
一、敦孝悌以重人伦
  父母生尔身,恩深难尽说。尔欲报亲恩,奉养不可缺。欲食须及时,衣服寒随热。有事都顺从,只要亲心悦。为弟当敬兄,莫听妻和妄。有话让兄先,遇事凭兄决。不可为家财,两下争口舌。这是孝为弟,人伦中大节。
二、笃宗族以昭雍睦
  教尔待宗族,务必相亲敬。都是共祖生,不可分远近。九世尚同居,岂比另一姓。凶事共相帮,吉事共相庆。争难相扶持,钱财不可吝。切莫因些微,同族互相兢。切莫逞豪强,同宗自起畔。和气聚一团,人家以昌盛。
三、和乡党以息争讼
  尔等居乡党,切勿相争闹。告状打官司,空费神和钞。有何大冤仇,彼此图相报。朝夕要见面,和气方尽道。不可恃富豪,不可逞强暴。些小不平事,何必深计较,大家心气平,公庭戒勿到。就是好村庄,美俗争人效。
四、重农桑以足衣食
  人生患饥寒,先要谋衣食。衣食有根源,全在耕和织。尔等做农夫,耕田当努力。熟地勤耕耘,荒田早开辟。空土好栽桑,喂蚕妇女织。桑树壅要肥,蚕室糊要密。多得几角力丝,卖钱增利息。男女各掌持,不可图安逸。
五、尚节俭以惜财用
  俭是治家本,尔民须细听。银钱得来难,常思有余剩;你看致富人,惜财如惜命;你看败家子,金银霎时尽,钱去不复来,奢华当首禁。粗饭布衣裳,存心莫好胜。纵遇吉凶礼,尤宜自安分。可省即便省,崇俭非悭吝。
六、隆学校以端士习
  四民士为首,立品须端正。出入黉门中,师儒勤教训,莫言未读书,学校就无分。虽不善文章,可好修德行。居家能孝友,待人要忠信。为善不为恶,便是大学问。官府必表扬,乡党皆钦敬。养民必孝民,这话本先圣。
七、黜异端以崇正学
  圣贤立正学,教人全忠孝。奸民创异端,另自兴邪教。引诱我良民,为害胜贼盗,贼盗害人财,邪说害心窍。近有符水术,鄙秽甚堪笑。都是害人坑,切莫上圈套。父当为子戒,兄当为弟告。个个有纲常,学好是大道。
八、讲法律以儆罪犯
  朝庭待百姓,爱之如赤子。何故制五刑,笞杖流徒死。总因人不齐,善恶难同化。恶人不处治,为恶无底止。刑不忍遽加,先为教导语。试看法律条,如何当得起。重罪固难熬,轻刑亦可耻。发愿做好人,终身莫犯罪。
九、明礼让以厚风化
  先王制礼教,尊卑与大小。不容稍潜妄,不敢稍颓倒。让就在礼中,谦虚不可少。尔等明礼让,风俗自然好。知礼不高傲,能让不争闹。贤者须爱众,少者当敬老。耕者知让畔,走路识让道。刻薄变淳良,礼让无价宝。
十、务本业以定民志
  士农与工商,各人习一业。既在这业中,志专心当竭,就是不遂心,不可轻抛别。天不负苦工,自有好时节。倘若想别椿,故把本行歇。当知处事难,须防费周折。做个两路忙,弄巧反成拙。志向莫改移,牢守心如铁。
十一、训子弟以禁非为
  为父教儿子,为兄教幼弟。教子多读书,备农勤耕地。有本学经营,无本学手艺。就在幼小时,教训要严厉。勿令起邪心,勿令作歹事。一步一防闲,不容近匪类。小时不约束,大来无顾忌。生事犯官刑,父兄受拖累。
十二、息诬告以全善良
  百姓打官司,原是伸冤屈。若无冤屈事,告状可不必。何况告谎状,学这害人术。作假终难瞒,虚事不当实。暗中有鬼神,明中有法律。诬告必反坐,难道无天日。害人终害已,莫逞讼师笔。一事入公门,九牛拖不出。
十三、戒窝藏以免株连
  窝藏盗贼物,犯罪原不宥。切莫图小利,与彼相亲厚。窝隐在家中,藏污而纳垢。莫道人不知,终久风声漏。官府来拘擎,逐一旨追究。自己受严刑,牵连及邻右。尔等相儆戒,勿被他哄诱。倘遇此种人,及早先投首。
十四、完钱粮以省催科
  土地纳钱粮,古今有定例。所取原不多,灾荒还账济。一心早完官,此心人人记,何苦要延挨,必待催票至。追逼用刑罚,钱粮仍入柜。尔要学淳良,世免拖欠累。这是紧要事,节费省别桩。当存急公心,自享田园利。
十五、联保甲以弭盗贱
  保甲若不严,匪贼时侵拢。总因有窝家,暗中做盗薮。遵法联保甲,制牌挂门首。上注系某人,男丁并女口。日里细稽查,夜间共防守。贼来无处藏,贼去难逃走。男女得安眠,盗贼自无有。大家要齐心,行之贵长久。
十六、解仇忿以重身命
  人命上关天,人身不易得。父母生我身,自家当爱惜。甚么大冤仇,行凶做横逆。杀人要抵偿,到官问大辟。若被人杀死,先做黄泉客。更有愚蠢人,投河并自缢。拼死图泄恨,死去终无益。人当重性命,仇恨宜冰释。

朱夫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末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缸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谋;婢美妾娇,非闺门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持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沾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昌。论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词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妻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贱莫甚遇,贫穷而作骄态者最可耻。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逼凌孤寡,勿贪口服而恣杀生灵。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堕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小,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轻信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褐患,不可生欣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慝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飨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囊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安分守命,顺时听天,为人如此,庶乎近焉。
  附注:此文亦称朱子治家格言。原为旧治家之道,故载于各家谱牒。全文基本是适用的,故仍刊之。至于个别不适时宜之句其自辩之。

族规
  一、落诞祖考妣之坟墓定于每年,龟年公诞辰(农历三月初七日)为扫墓佳节。除附近房族每年自动挂扫以外,各县各房族人,必须每三年内聚众或派代表前往挂扫一次,不得因路远而不往,亦不得因经费支绌而间断。
  二、建墓碑。坟墓为先人遗骨所在,与子孙关系最切,昔人多不立碑,以致墓地母多跌,甚至坟墓挖掘或夷为平地,即或存有土堆,亦不能知其名讳,致令后人登山浩叹。故无论贫富,必将先人坟墓一一竖碑,将其生殁年月,以及孝男孝孙之名,完全刻于碑上。万一经济困难,则购小者,决不可使其无碑。
  三、勤挂扫。扫墓乃对先人之怀念。清明前后,必约合支兄弟子侄一同登山一一祭奠,纵有其他要事,亦必放开搁置。倘因事或藉故不参加者,则以轻视先人,玩急扫墓论处:一年不参加者予以批评教育,二年不参加者罚款。
  四、每房族人应公举一至三人负责掌管本房族人中平常一切事务。其中一人掌管家谱,随时将本房各户人丁之生、殁、葬、配、嗣等分户记载,一则使其先人勿失其传,再则为下一届修谱提供确切之材料。
  五、尊卑之分,本不容乱。为人子者,务宜教敬父母,尊重长辈,若其忤逆不孝,虐待和殴辱父母或族中之长辈者,轻则令其深刻检讨,赔礼道歉,重则罚款。因殴致伤者,应负责医药费及生活补助费。
  六、子不肖,父不教而护其短,乃父之过,责其父;父教之,子不受,责其子。严重者罚。接子承祧,由亲及疏,但必须通过房族公证和一定的字约为凭,否则不予承认。过继以后,若大逆无道,得取消原约而另抚之。在特殊情况下,适可抚异姓子承祧,以续香火,兴旺我族,后继有人。
  八、凡我族人,均应遵法守纪,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严禁牌赌嫖淫、吸毒贩毒,杜绝劫盗。如有违者,轻者罚款,重者送官府惩处,以免株连。
  九、同姓结婚,不但违犯禁例,且血源相近,有违优生优育科学规律。凡我族人,务自杜绝。如有违者视为不肖,全族攻之或罚款。
  十、当今之日,乃高科信息时代,无文化科学知识、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故我全体族人应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要善于诱导,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为国、为家族多培养有用人才。若家庭无力负担深造者,由亲房酌情捐助之,已考入大专院校者,奖励之。
  以上各条,由各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订出族约和罚款金额,切实执行。所罚得金额,公举一人掌管,可作本房挂扫及族间公益事业之用。

祠联
正殿联
  汉史著蜚声记与胡吕诸公梗和议上弹章翦除误国权奸松柏后凋撑宋室;肤功镇蛮服历受元明数代建专祠隆祀典酬报当年惠泽梓荪繁衍遍渠阳。
  祠宇重新惟期光前裕后,规模由旧肃此春祀秋尝
  世笃忠贞历宋元明以际国朝百代冠裳垂统绪,家传孝友合绥会通而联黔芷一堂俎豆荐馨香
  系传江夏允承祖德之遗溯当年别派分支弟衍箕裘绵世泽,籍隶黔南幸列贤书之末顾此日寻源探本敢忘俎豆肇宗访
后殿联
  守祖宗温席家传百世不易,垂弈叶汪洋雅度万古如新
  勤祀典于先灵若孙若子伦常秩,徵见闻于堂奥乃祖乃宗手泽昭
  序昭穆於两楹祖德宗功垂百世,集族姓於一室忾闻援见祀千秋
牌坊联
  南宋名臣门墙精峻,西江嫡派堂构宏开
  祠宇纪重修典型仍守先人范,门墙经再造端绪欣开弈世基
  提剑南来净扫狼烟匡大宋,挥戈西向直探虎穴定边功
戏楼联
  可兴可观天伦乐事,以妥以侑太古元音

祠规十八条
(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谱务会议通过)
注:祠规已不适时,故作历史资料改录於此,仍有价值。
  一、正殿中龛奉龟年公及赵吴二夫人塑像,其牌位设于像后正殿左右旁龛奉各房始迁祖牌位。后殿中龛奉龙凤虎安边千秋锜镇九祖考妣牌位。后殿两侧正龛与左右旁龛奉历代名宦乡贤贞烈节孝牌位,配设已定,无论何人不能擅移,违者召集各县族人从重议罚。
  二、总祠祭祀分大小两种,大祭每年一次,定于龟年公诞辰(三月初七日)。小祭每年两次,定于赵夫人诞辰(正月十五日)与吴夫人诞辰(十月初六日)。无谕祠款充裕或支绌,均不可废,万一不足,则缩小规模,或照到祠人数摊派以充之,至祭毕,饮酒勿得过量失仪,借酒滋事,倘有犯者,从重处罚。
  三、祠祀主祭,必族中道德高尚、名望最隆、出身最高者当之。如道德名望出身相等者,则以大宗小宗别之。
  四、祭祀完毕,齐集正殿,宣讲祠规、族规、家训,并讨论一切应兴应革事宜,务令父教其子,兄勉其弟,族长诫其族人,俾国法祠规、族规,家训无越犯而后可。
  五、总祠公举族长一人,经理一人,总管祠内一切事宜,任期不限远近,至发生物议时,由值年首士召集各县族人另选,到达人数以本族分居所属县分过半数为限,另选已定,手续交清,方能卸责。
  六、落诞祖考妣及龙凤虎九祖考妣坟墓,除附近族人自动挂扫外,总祠仍应负责派人挂扫,不得因远而不往,亦不得因款项支绌而间断。故各县族人必于清明前一月,各自推定值年首士(每县至少一人)呈报总祠。祭期既屈,则宜先期来祠,协助族长经理办理祭祀祭扫之事,并向族长经理将该周年内一切账项,逐一算清榜示祠门,如其商同舞弊,各族人得另组织代表团另行清算议罚,但异县值年首士,大祭非到不可,本县值年首士,无论大祭小祭,均须到齐。
  七、祠内禁止牌赌讠宣哗斗殴及包揽词讼,至于杂色面生人等,尤不许入与停留居住。如有违犯,除惩治本人外,经理住持亦应处罚。
  八、祠内什物除要紧者由经理保管外,至于日用器具如桌橙灯碗床椅花钵等类,交与住持承领,填具领管字据,倘用久朽坏,失手损坏归公修整,如有遗失,由住持赔偿。族长经理循情私借者,亦应处罚。
  九、祠产店房无论如何不能变卖,倘族长经理擅卖,族人、住持偷卖,一经查觉,除责令退还外,并宜从重处罚,以维祠规。
  十、家祠有大兴作,或购置房屋田产时,族长经理必召各县值年首士,共同参酌施行,不得专权独断。
  十一、祠内不许寄放棺木柴炭灰草等类,即粗恶腐臭之物,亦禁止寄贮,倘有违犯,罚洋式元。经理或住持私允者,惩罚相同。
  十二、祠内栈房寄贮客货,听其各处封锁,至于栈租,按房间之优劣先行议定,分期缴纳,至于年终未缴清者,除追索缴清外,并责令退出。
  十三、祠前店房之租价,原为祭扫祠祀之费,决不可使其无着,故必出租外姓,先收租价,后许入居,庶免族间生怨,祖人祭费落空。
  十四、各地族人不得因口角斗殴、田地、坟山等类动辄禀官,如万难某休,可先投祠,族长则召两造详细问明,秉公解决,不得循情,亦不得例外索取,太越理者酌量罚之,以昭炯戒。
  十五、家庙信持宜择沙弥,盖彼五戒先爱,清洁目矢,用之侍祖,必少亵费,如不得沙弥,则择朴素老成勤慎寡交者亦可。
  十六、家祠头门,除祭祀开会及其他要事必须张开外,宜常封锁,至于耳门,定更后亦须紧闭以防盗贼,尤须谨防火烛,以避回禄。
  十七、祠款如有盈余,财放账生息。俟族中有贤肖子弟升入大学,无力接济时,召集各县首士会商,酌量以补助之。
  十八、各房子弟由文武学校毕业及升文武官阶者,不准报卒向各支祠需索,如有冒充总祠走报者听其扭禀,各新贵亦不得籍口合谱以为抽丰之计,致令族人难于接应,至实属亲房或谊本至厚者,不在此限。

家训二十条
  一、孝父母,人子之身由父母所出,生母父育,劬劳尽瘁,为人子者,当内尽其心,外竭其力,供养适宜,温饱安乐,事顺亲意,方足以报恩于万一。若厉言愠色,忤逆亲心,惜货财而不供养者,不如禽兽而有愧为人子也。
  二、爱兄弟。兄弟者,乃同胞骨肉之亲也。故兄之于弟,当爱之护之,细心指导,以助弟之成长。弟之于兄,当恭之敬之,虚心顺从,接受兄之教导,兄弟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关心,勿因些小事相闹,勿为毫厘分文相争,勿听妇言起私心,勿为子女闹纠纷。备宜有事共商量,父母同瞻养,子侄同教育,则父母悦,子侄贤,家业兴,如其不然,相互争斗,必招外人凌辱,为兄弟者,宜细思之。
  三、和夫妇。夫妇乃家庭之起源,亦全家之主宰也。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故夫妇之间,应相亲相爱,同心协力,敬老爱幼,成家立业,共享天伦之乐。倘若不然,夫虐其妻,妻凌其夫,朝夕打闹,心烦不安,有何幸福之可言。其有不和者,宜速改之。
  四、尊师长。师者,所以传道解惑也,人生在世,未有不从师者也。士赖师教而学识深,工赖师传而技艺精,非师不足以成学成才,故师之不可不尊也。尊师务必谦虚、恭敬、礼让、顺从。倘若放肆无礼,怠漫师长,不但有负情义,亦必学艺不精。为弟子者,其慎之勉之。
  五、教子女。父母爱子天性也,徒爱而不教是害之也。故重教者,孕有胎教,幼有家教,学龄既至,则入校教之。然家教则不可稍懈也,当其婴幼之时,即加教诲,比及数岁,则应加以约束,细心指导,教以文明礼让,既入校、则观其行,督其学,励其志。及其成人,教务正业,防习弊,切不可骄养溺爱,放任姑息,更不可因贤愚而存偏袒之心,因残疾而起遗弃之念,因女性而有溺婴之行。为父母者,其善教之耳。
  六、重丧葬。父母之恩,昊天罔极,生虽稍尽服劳奉养之情,亦不能报恩于万一,故当其丧葬必须内尽其哀,外竭其力,对于衣衾棺椁,固不宜薄,对于茹晕饮酒,亦宜切戒。务须恪守丧制身体力行,丧期罢除锦衣歌舞。丧事既毕,应即培坟竖碑,碑面刻上先人名讳,生殁年月。葬地山向,以及孝子孝孙之名。此事不可含糊拖延。(对先人无碑之墓,亦应一一竖碑)如其不然,贱薄其亲,非但招来不孝之名,并以罹不昌之害,故必重之。
  七、诚祭扫。祭为国之大典、古著,天子效禘,公侯乡大夫庙祭,土庶家祭,仪虽不同,而虔诚则一,故父母祖辈初亡,则有入棺之祭。继则有成服之祭,出殡有起棺之祭,入墓有告成之祭,始返有神主堂上之祭,葬返有虞祭,释服有斋醮之祭,入庙有春 秋之祭,清明有挂扫之祭,诸祭,均宜斋戒沐浴、虔诚致敬,务 期文情兼尽。尤以清明之祭,当郑重其事。每届其时必约全家或全房男女老少登山上坟。对先祖考妣挂扫致祭,以表怀念,不得藉故不往,亦不得道远寡坟地薄而不去,此孝子顺孙之情理也。其所以然者,亦即报本追源,以酬先人之恩于万一耳。
  八、慎婚嫁。婚姻乃人生大事,既关本人之生活,且有关子孙之昌盛,不可不慎也。而今婚姻自由,为父母者,务必善于辅导子女慎重选定。于子女婚嫁之先,察其族而观其门第,觇其俗以审其习尚,观其人而试其才能,务求有德有能,宽容和顺,重情义讲礼貌之人,而不可只计容貌之美丑,评装奁之厚薄,议聘礼之多寡。若俯就贪财,攀援附势,必贻日后之隐忧,若不择人品,不计家境,必致终身之痛苦。尤须注意者,男儿不宜冲龄定婚,早年完娶,早婚必伤身弱种。女子不宜许字太早,出嫁太迟,更不许入庵修道。为父母者,应宜慎之。
  九、正伦常。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而家道兴。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伦常不乱 。若子忤其父,弟侮其兄,妻驭其夫,庶凌其嫡,以及弟配兄妻,史纳弟妇,私通妯娌,调戏婶媳等等,均大乱伦常,有伤风化,为族长家长者,宜训诚于前,杜绝于后然 ,切不可任其触犯也。
  十、睦宗族。同姓原是同宗共祖,血缘相共,骨肉相亲,一脉相承。故必相亲相爱,互相关心,宾客相待。勿以小事而生嫌疑,勿以小利而生仇怨,勿以强而欺弱,同宗起衅,勿以众而凌寡,骨肉相离。凡吾族人,须效张公艺九世同居之懿行,和睦团结,亲如一家,则上可以慰祖先,下可以教子孙矣。
  十一 、和乡邻。乡邻之间,晨昏相逢,出入相见,乃是各小家之大家庭也。故无论同姓异姓,均宜和睦相处,有喜相庆,有丧相吊,有难相帮,守望相助,有无相通。勿持强凌弱,勿明瞒暗骗,勿刁事生非,勿横行械斗,勿好胜争讼,凡事无分大小,人不论亲疏,均以忍让相处,互相谅解,则邻居安,乡里和矣。
  十二、教耕读。衣食为维生要素,知识为图存护符,故人生于世,不可不耕,亦不可不读也。无论何人,非农无以生,非读无以成,是故耕读者,乃立业之本,成家之基也。倘若安于富贵,贪图享受,忘却耕读,无所事事,则失基本矣。故吾族人,务宜教子勤耕苦读。
  十三、尚节伦。衣食住用,乃人生之常,饥馑丰歉亦岁序之常态,丰年如不能积蓄,歉岁则难以接济,故日常衣食,往来酬酢,均宜节俭,不可因暂时充裕,即便任性挥霍,肆意奢侈。如其不然,荒年既届,饥寒交迫,借货无门,则非流为乞丐不可。故吾族人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作有时,坚持节俭办事。
  十四、讲信义。信为立身之本,义为行事之标,故往来交际必全信义。倘失信于人,背义于友,小则失却臂助,大则必遭杀身,幽王骥山之死,庞涓马陵之亡,可为龟镒矣。昔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信义之重要,盖可见矣。慎勿欺骗诈伪,随波自陷可也。
  十五、息争讼。争为逆德,讼实浇风,苟不能忍而互控,实两败而俱伤,盖胜者则耗金失业,败者则理输财空,并遭辱骂训诫,讵非将钱买辱,抛金购胜也哉,故无论族间异姓,均宜容忍退让,决不可逞一时之忿,争无谓之名,以贻后日之悔也。
  十六、重螟蛉。祀续系人生大事,伐异为陈规陋习,故抚子承祧,不限本支,世人每育议子,再传以续其宗。虽出他处,即育螟蛉,继承血统,决非多此一举,故必欲抚继者,不限于本支,适可抚异姓之子,如有此者,族人需理解容之。
  十七、扶鳏寡抚孤独。鳏寡孤独者人之至苦至极也。凡我族人之中,有苦是者,应人人关心,全力扶持,其为叔伯兄弟翁姑子侄者,尤其应该效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之精神,务使幼有所育,壮有所为,老有所终,勿因贫贱堕其志,淫秽易其心。准此上行下效,世代相传,为我族树立优良族风。
  十八、爱国家。民之于国,犹鱼之于水不可须臾离之也,民其不可不爱国乎?稽吾黄氏,素以忠孝传家,爱国乃我族之优良传统也。凡吾族人务须继承遗志,发扬光大 ,热爱祖国,遵法守纪,依法纳税,依法应征,尽公民应尽之义务,为建设国家、保卫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九 、戒嫖赌毒。常谓人命出于奸案,盗贼出於赌博。嫖赌二事,实乃恶之首。嫖淫妇女,损精败德,耗金费时,结仇生祸,甚至伤身丧命,人皆耻之恨之,须痛改之。赌博、吸毒乃迷人之物,害人之经,或因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或因而沦为盗贼,犯法判刑,凡吾族人,务宜禁之。
  二十、严防范。为保护家庭财产安全,防范工作不可不严。一是严防盗贼。自古迄今,无时不无盗贼,近年以来,盗窃尤增,倘不随时防范,势必为其所窃,故每当昏晚,必亲自捡点关门,深夜鸡鸣犬吠,亦须起床视之、以防盗窃。再是谨防火烛。火有益也有害,如疏怠失火,不仅全部财产付之一炬,且人命危险,如殃及四邻,损失更大。是故炊事,取暖、照明,烘物、放炮、吸烟等等,均应注意谨慎,小心火烛,勿酿成灾害,后悔莫及。
  注:“家训二十条”,摘于《渠阳黄姓世谱》。其中原第十六条“重螟蛉”,属封建宗派陋习,与当今现代道德观及和谐社会不适,故修改之。本谱主编元学(黄河)

家规十箴
  一、敬天地箴曰:天覆天戴,包罗万象;人生其中,戴高履厚,风云雷雨,日月星斗,润浑光华,终身莫负;井疆陇亩,平原旷土,生我百谷,化育非偶,俯仰有资,保我家口,早晚堂前,焚香叩首。
  二、尊君王箴曰:位列九重,万民之主,养我庶类,为我慈父,礼陶乐淑,恩流海宇,疲瘫残疾,无非夹辅,四维上下,普天作者见 ,大人是畏,共祝万寿,赋税钱粮,早早完数,免得催料,毋自干咎。
  三、孝父母箴曰:二人之恩,昊天罔极,虽云衰老,志意不息,创业维艰,以垂燕翼,身沐贻谋,何忘大德,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温清定省,常行旧则,有过必谏,正气怡色,起敬起孝,无惭子职。
  四、和兄弟箴曰:同父共母,联气分形,兄叫家长,弟叫众丁,兄弟恩爱,恰似春合,声气相应,和乐可听,行后于长,坐隅于庭,一切怡怡,勿事行行,让梨灼艾,昔有先型,天生羽翼,手足调停。
  五、笃夫妇箴曰:夫位于外,妇位于内,夫唱妇随,天作厥配。刑于可法,溆德相对,割内好恩,反目丑熊。夫德不良,妇心多昧,偕老不巳,静好常耐,枕边语言,即责不贷,宜兄宜弟,一家所爱,夫义妇顺,庆衍后代。
  六、训子孙箴曰:后裔虽贤,经书要读,如或不读,子孙庸碌。莫惜财用,方能教育,日就月将,功非一蹴,访友寻师,在外居宿,子成名立,昌大其族,若非进德,即使耕牧,无从游荡,衣食自足。
  七、厚宗族箴曰:共本一源,最忌疏略,大莫压小,强莫欺弱,有福同享,有酒均酌,危困扶持,疾病救药,有善扬善,有恶隐恶,有无相通,莫分厚薄,加或不是,大家认错,无是无非,一族同乐。
  八、重乡里箴曰:圆碎村坊,众姓杂处,毋事嫌疑,莫生言语,贫者勿欺,贝戈者勿拒,落魄失时,当为提举,念我同村,怀我邻侣,岁时伏腊,有酒一叙,死忘疾病,多赖尔汝,风俗醇厚,到处称许。
  九、务勤俭箴曰:饥寒逼迫,躯命关连,早起晚息,苦力桑田,东作不辍,秋收有年,菜羹自足,莫甘肥鲜,纺绩组织,维妇之专,家有余布,不须市×,无益之费,所当节焉,不东不馁,老少安然。
  十、亲师长箴曰:天道王法,师剖其奇,无忝所生,非师无规,无惭于长,非师有亏,夫妇琴瑟,师为人推,子孙气质,师为彼移,族里礼让,师作纲为,克勤克俭,师非等夷,隆师重道,朝夕相随。

家训四戒
  一、勿饮过量之酒。酒不可过量不可饮,冠婚丧祭庆生贺表立约定盟,非酒不举,但人之饮酒,不可不酌其量,苟非酌其量而饮,多致内丧厥德,外失其仪;究竟不顾尊卑长幼,亲疏朋友,以酒盖面,犯乱欺凌,俱不危焉。古人云:戒尔勿嗜酒,狂药非佳味,能移谨厚性,化为凶险类。孔子曰:惟酒无量不及乱,故饮酒者,必不可过其量也。
  二、勿犯非礼之色。男女居室,人之大伦,虽然闺房之乐,仍然有节,可谓静好。又何以见仙人之色,而起淫心乎,千方计诱,不顾非礼,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乡党宗族,何所容恕。古人云:见人之妻,如己之姊,见人之女,如己之女。又曰:美色人人爱,皇天不可欺,我去淫他妇,他来淫我妻。格言云: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之,故非礼色,断不可不深戒也。
  三、勿贪分外之财。养命之源莫过于财,财必人生之所急需,而不可一日无者也。虽然分内之财适所当取,分外之财取之则苟使苟焉,取之未得而害巳,随既得而害已速矣,盖被其取者日夜不甘,即不被其取者亦日群相责也。古人云:利不苟贪,终祸少财,能思义得安康。又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孟子曰:非其利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千驷弗视也,分外之财,何可不戒,其贪心焉耳。
  四、勿尚小勇之气。纲常大义,有勇斯济,勇岂可少,然而,血气之勇,不可有;理义之勇,不可无。苟不本乎理义,而专尚血气,则血气之所使动多见阻,虽欲强为而理屈,气馁终莫能振矣。况人以勇为尚,必遇其敌,受其欺者必思图其报,古人云:羿善射夏,汤舟俱不得其死。然,孔子曰: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然则血气之勇何可悻悻,然为之耶。

时祭榜式
  时维仲(春雨露既濡,秋霜露既降)追远感时,情怀报本,谨卜次月之某日,有事于家庙,我族子孙,各宜前期斋戒,不饮酒,不茹荤,不处内,不与凶岁届期仝。
  宿公所黎明与祭,编定执事务须虔诚辨理拜跪行例,不得参差,各宜遵恪毋忽。
  计开
  主献族长名 与祭众孙名
  拂拭某 陈设某 香案某 宣祝某 通赞某
  引赞某 司尊某 司爵某 捧帛某 执事某
  大清某年某月某日阖族谨具,右榜贴家祠门首通知
  家礼式 奏乐音 主祭者、陪祭者序立 就位
  鞠躬 拜兴 拜兴 平身
  诣 香安前 跑 上香 初上 亚上 三上
  献酒 初献酒 亚酒 三酒
  毕读祝文
  时维
  皇上嘉庆某年某月某日孝孙众等敢昭告于高曾祖考三房四族远亡近故一切灵牌位前伏以岁序迁流均切追远之意谨具三牲酒醴用伸奠献伏愿高曾祖考一脉源流同鉴一沥葵诚支支发达,派派流芳,来格来尝
  尚享
  伏俯兴 拜兴 拜兴 拜兴
  平身 复位 跪 一叩首 二叩首
  兴跪 一首 二首
  用三叩首庶人不宜兴 平身 退班  
  众孝孙诣前就位 鞠躬 拜兴 平身 班 奏乐音

历代名人传赞
春申君黄歇传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擒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黄歇适至秦,闻秦之计,恐一举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王曰:“天下英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如此两 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又曰:“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帮韩魏不亡,秦礼稷亡忧也,今王资之而改楚,不亦过乎。昭王曰:“善”,於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歇甚忧,与太子谋 ,於是楚太子更楚使服以出关,歇度其去远乃告于秦昭王曰:“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秦相应侯劝之,因遗黄歇归。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十五年后,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固吴墟(今苏州),以自为都邑。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常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春申君为楚相四年,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余万。五年围邯郸,邯郸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毒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饬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纵,西伐秦,而楚王为纵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考烈王多妻而无子,赵人李园欲以其女弟(妹)进楚王,亦恐无子失宠,于是进于春申君,有孕后,园女弟巧言说春申君,求将其进楚王,春申君然之,乃进,生男,立为太子,园女弟立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国人颇有知之者。春申君相二十五年,考烈王病,门下客朱英谓春申君曰:园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攻,不即遂南面而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人,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何至于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后十七日,楚考烈王死,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并灭其家,立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是为楚幽王。是岁也,秦始皇帝立九年矣谬毒亦为乱于秦,觉,夷其三族,而吕不韦废。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旄通耄,即八十九岁)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耶。(摘自《史记·春·列传》)

黄霸传
  《汉书循吏传》首云:王成、黄霸、朱邑、郑弦、赵言信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有奉祀,此禀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以豪杰役使徙云陵,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薄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乐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知足,善御众。为丞处议当如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繇(与由同)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守丞相长吏。时公卿大议庭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繁狱当死。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俞冬,积三岁乃出,胜复为谏大夫,令左冯翌宋畸举霸贤良,荐于上,上擢为扬州刺史,三岁,帝以其贤良,高第扬州刺史为颖川太守,秩比两千石,官居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薄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彰有德。时上垂意干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宗霸为选择良吏,部份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霸于吏民事,常知了甚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鸟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鸟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尾,所向毫厘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所言,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去入它君,盗贼日少。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其在颖川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凰神雀数集郡国,颖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绍称扬曰:颖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乡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益增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瞻助贫穷,狱内八年无重罪囚吏民御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居子矣,《书》不云乎,股肱(音公)良哉。其赐爵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而颖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后数月,徵霸为天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丙吉为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为丞相吾岁,甘露三年甍,谥曰定侯霸子思侯赏嗣,为关都尉,甍,子忠侯补嗣,至卫尉九卿,甍,子忠嗣侯,讫王莽乃绝,子孙为吏二千石者五六人。始霸为阳夏游缴(主缴巡盗贼者也),与善相人者载(同乘车)出,见一妇人,相者言:此妇人当富贵,不然,相书不可用也。霸推问之,其乃乡里巫家人女也,霸即取为妻,与之终身。为丞相后徙杜陵。(摘自《汉书·循吏黄霸传》)

黄琼列传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音却,终了),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於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徵,琼至纶氏(今洛阳嵩县),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绍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徵聘处士,都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书逆遣之曰;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勿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掠夺。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广闻者以来,卦位错谬寒燠(音玉,暖、热、闷热)失时蒙气数兴,日暗月散(散,谓不精明),原之天意,殆不虚然。陛下可开石室,案河洛(石室:藏书庄之府,河洛图书之文也),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兴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兴以后迄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功德者,皆宜斥黜,臣前颇陈灾眚并光禄大夫韩英,大中大夫薛包,及会稽贺纯,广汉杨厚,未蒙御者。伏见处士邑黄错,汉阳任堂,年皆耆(音奇,年高有德)耋,宜更见引至,助崇 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微错著。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众,闲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以示好恶,数见公卿,引幼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待以琼,秦书嘱主者施行。自帝即位之后,不行籍田之礼,琼以国之大典不宜久废,上疏奏曰:自古对帝哲王,莫不敬恭明礼,增致福祥,故必躬郊庙之礼,亲籍之勤,以先群萌,率劝农功,易曰:君子自强不息,斯其道也。书奏,帝从之。顷之,迂尚书令。琼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选,专用儒学文吏,于敢土之义,犹有所遗,乃秦增孝悌及能从政者四科,事竟施行,又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双覆之于端门,后尚书秦除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帝乃止。出为魏郡太守,稍迁太常,和平中,以选入侍讲禁中。元喜元年,迁司空。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赉(音莱,赐给)赏,以宜比周公,锡(同赐)之山川、田土、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近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今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会以地震策免,复为太仆。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元亢阝卿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同污)至死徒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纠正,或匡正),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冠贼免。其年,复为司空。秋,以地震免。七年,疾笃,上疏谏曰:臣闻天者务则其气,君者务强其政……故圣人升高居上,则以德义为首。涉危踏倾,则以圣者为力。陛下初从藩国爰升帝位天下拭目,谓见太平。而即位以来,未有胜政。夫谗谀所举,无高而不可升,阿党相抑,无深而可沦,可不察欤。臣至顽驽,世荷国恩,身轻位重,勤不补过,然惧于永殁,负暮(音畔)益敢以垂绝之日,陈不讳之言,庶有万分,无恨三分。其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深侯孙琬。(摘自《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黄琬列传
  黄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辨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伏闻。太后召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不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时司空盛先有疾,琼遣琬侯问,会江夏蛮贼事副府,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蛮多士少。琬举手对曰: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稍迁五官中郎将。时陈藩为光禄勋,深相敬待,数与议事。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京师为之谣曰:欲得不能,光禄茂才。於是琬藩同心显用志士,平原刘醇,河东朱山,蜀郡殷参等并以才行蒙举。蕃琬遂为权富郎所见中伤,事下御史中丞王畅,待御史习韪,素重藩琬,不举其事,而左右复陷朋党,畅坐左转议郎而免蕃官,琬韪俱禁锢。(录自《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黄宪传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颖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客舍》,时年十四,淑辣然异之,揖与语,移曰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遂曰:子国有颜子《颜回》,尔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是时,同郡载良才高居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所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耶?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忿焉在后,故难得而测矣。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洒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洋若千项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论曰:黄宪言论风旨,无所傅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玭吝。将以道周性全,无德而称乎。吾曾祖穆侯,以为宪阝贵 然其所顺,渊乎其似道,深浅莫臻其分,清浊未议其方,若及门于孔氏,其殆庶几乎,故尝著论云。(录自《后汉书·周黄徐张申屠列傅》)

黄庭坚传
  庭坚公字鲁直,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生于公元一零四五年,北宋史官,诗人,书法家。公幼惊悟,读书数过即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治平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临界。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尚多数,太和独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居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以示之,谓无验证。既而院史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以其坚持实录不移,故后人尊为文节公。然其时,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执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究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微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官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时公元一一O五年。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讲究修辞,追求奇拗,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甫者,因而开创江西诗派又能词。善行、草书,楷书亦自成一家,其草、行书以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代四家之一。与张来、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公之文章,特别是诗,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轼为待从时,举以自代,谓公怀伟人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可见其器重之至也。初,游潜(音前)皖(古地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山谷寺,石牛河,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其著作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山谷精华录》词名《山谷琴趣外篇》,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及草书《廉颇蔺相如传》等。文节公庭坚,为我姓始修黄氏世谱,记叙了然,独具一格,故元虞氏集跋《双井黄氏世谱》推其为百世之士更有人称文节公文章德业为宋完人。而文节公之谱法,世人知之者鲜,故多效欧阳氏之家谱和苏氏大宗谱。即我生亦自《湖南省谱》和《靖州世谱》(光绪谱)以来,文节公之谱法,才相继得传。庭坚公乃玘公七世孙,玘公即江西分宁县之双井黄氏始祖,浩公之子,荣公之孙,瑕公之堂弟也。故我瑕公像赞,乃山谷所题,庭坚公事,载于《宋史·文苑列传》记丁《中国通史》,编入《辞海》,述于《世谱》,其内容有详有略,大同小异,故以原传为主,加以综合增删,是成斯传,以其有功于国,亦有功于族,故敬撰之。

黄盖传
  黄盖字公覆,泉陵人。(吴书曰盖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初为御史,察孝廉,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甍,隋孙策及权振甲周旋,踏刃屠城,诸山越不宾,有冠难之县,辄用盖为首长,凡守九县,所在平定。建安中,隋周瑜拒曹操于赤壁,盖建策曰:操军方联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瑜用其言,卒破操,拜武锋中郎将,寻加偏将军,子柄爵关内侯。(录自《湖南黄氏世谱》转载《吴志黄盖传》)

黄香公传
  黄香字文强,江夏陆安人也。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又云:事父至孝冬温衿,夏扇枕)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召香诣(音义,到也)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满二十岁曰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闼,小门也)帝闻善之。
  永元四年,拜左丞,功满当迁,和帝留。增秩六年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太守,香上书让曰:臣江淮孤贱,愚朦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算录。遭值太平,先人余福,(香父况,叶县令也)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偕累任,遂及台阁。讫无纤介称报恩效死,诚不意悟,卒被非望显拜近郡,尊位千里。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臣香小丑,少为诸生,费郡从政,固非所堪。诚恐朦顿,孤忝圣恩。又惟机密端乎,至为尊要,复非臣香所当久奉。承诏惊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愿乞余恩,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以华臣香蝼蚁小志,诚冥目至愿土灰极荣。帝亦异香干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赐钱三千万,事后遂管枢机,甚见亲重,而香亦祗勤物务,夏公如家。
  十二年,东平清河秦妖言卿仲僚等所连及且千人。香科别据秦,全活甚众。每郡国疑罪,辄务求轻科,爱惜人命,每存忧济。又晓习边事,均量军政,皆得事宜。帝知其精勤,数加恩赏,疾病询问,赐医药。在位多所荐达,宠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幸。
  建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护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子琼,自有传。 (录自《后汉书·文苑列传》)

龟年公传
  龟年公讳俊国,进科次子,江西吉水县人也。(原居福建永福县,后迁江西吉水县,其父调任南京时,便寄寓南京十字街洗马巷)幼颖异,性忠直,年十九(即崇宁五年丙戌岁)登进士,调名州司理参军,屡官河北西路提举,以勤慎闻,宰辅吕颐浩慕之,入为太常博士,旋招驸马。
  靖康元年,除吏部员外郎,拜监察御史,寻除尚书左司员外郎及中书门下析正官。(以前见《宋史》与老谱,以后节录名臣言行录、宋别集),绍兴二年,拜殿中侍御史,劾秦桧专主和议,阻止恢复,植党专权,渐不可长,上书曰:臣闻一言而尽事君之道曰忠,罪莫大于欺君,一言而尽辅政之道曰公,罪莫大于私已,臣人者,背公而徇私,则刑赏僭滥,虑人主之照其奸。则合党缔交,相与比肩,荧或主听,固附下网上之党盛,而威福之柄下移,祸有不可胜言者,伏见秦桧,还自金国。陛下骤任,不一年而超至宰甫,乃不顾国家,盗威福任已,欲阴塞言路。书上桧罢,并劾桧党王映、王炳、王守道皆罢之,桧乃授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又奏:比论桧徇私欺君,正合典刑,投诸裔土,以御魑魅,今乃任便居住。虽陛下曲全大臣之礼,察桧奸状暴露,复宠以儒学最上职名,俾优游琳馆,听其自如,律断群盗,必分首从为之从者皆已伏诛,独置渠魁可乎。又曰:臣闻子,义莫重于君臣,不义则后其君,不仁则遗其亲,君亲既然,则何忌惮而不为。桧厚貌深情,矫言伪行,进迫君臣之势,阳为面从,退恃朋比之奸,阴谋阻格,上不畏陛下,中不畏大臣,下不畏天下之议,无忌惮如此,欺君私己,有一即可黜。况桧之欺与私显者为多乎,章三上遂裭(音耻)桧职复疏曰:桧行诡而言谲,外缩而中邪,以巧诈取相位奸回窃国柄,收召俭佞,蟠结澡羽。陛下以智能而辨之早,以刚决而去之速,故端夫正仕举手相庆,盖以天下之同恶耳。臣愿陛下发明诏,以桧潜惹隐恶暴白于天下,使知陛下数易相位不得已也。又所以破为臣奸胆,庶朋比之风不复作矣,乃榜桧罪于朝堂,示不复用,除龟年太常少卿,屡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给事中,侍御史常同言龟年阴结大臣。致身要地,又交结诸将,趣操不正,司谏詹大方希桧意,劾龟年附丽匪人,缙绅不齿,落职(古今名人大辞典所载事亦同,以后见《宋记》老谱及(靖县通志)后以吕公援引,复入朝拜吏部尚书,复迁兵部尚书后桧复相,思复前仇,奏请龟年南征(因蛮王吴太玉作乱)帝不察,遣之。绍兴八年,龟年乃率明星、潘有月、姚兆大、蒙万户四将帅师出发,由辰以达古州八湾,诸蛮大恐,翕然臣服,以部属之请,回驻渠阳,娶蛮王太玉之女吴氏而家焉,上念而召之不还,乃遣谭鳌赍诏封为兴国侯。龟年因以落诞渠阳,徜徉乐道以终天年《宋史》称其有功名教松柏后凋,良有以也,寿高八十八岁。天柱寿眉撰

龟年公赞
  紧惟黄氏,源远流长。肇自大廉,显于文强。迨兴国侯,正真端方。屡官各部,经济文章。时在高宗,奸相柄权。公屡弹劾,奏遣平边。大功告成,退隐林泉。渠阳山水,徜徉其间。后裔繁衍,遍于湘黔。武功文德,辉映后先。凡兹美迹,千秋足传。爱缀俚辞,用志拳拳。天柱县县长何叔敬拜题(原载民国渠阳世谱)

赵夫人传
  祖妣赵氏,宋哲宗公主,兴国俊俟国(龟年)公长夫人也。性温和,尚道义,不以显贵骄人,年三十于归我祖俊国公。低言若有所畏者,会公直弹奸桧,辄私劝曰:奸者之智足以误国而有余,况孑然一仇乎须防之,公以舅父娅之谊,不忍置国不闻,卒力劾之,于是怨益深,诬公谋迎微钦而废帝。帝怒,欲杀公,妣赵谓太后曰:忠奸以国人为断,帝亦闻朝野之言乎,且帝于龟年未尝虐辱,则彼非病狂,何背逆至是,如有此情,是不惟自陷,且陷余而弃余也。以下臣而欲与天子离舅父,岂情也哉。太后闻之,出谓帝曰:以姻亲谋叛,帝於何处闻之。帝乃止,桧无奈,奏请公平蛮诏下。妣曰:君命不可违,吾不能同行,三子俱长,可听呼唤,其率之随侍,异日凯旋,再相见也高宗南渡,留金陵,后遂不复闻者(有载妣葬南京鸡鸣山恐不确)。天柱寿眉撰

吴夫人传
  祖妣吴氏,吴王太玉之女,兴国侯俊国公次夫人也。性至孝,负气节,富贵不淫。我祖俊国公南征至龙宝,夷其族,妣欲自尽,我祖部属见之,力劝止而进公,公不允,寻思欲全其生,非纳不可,乃娶之。于归后,三年不色笑,公曰:以吾配卿,尚辱卿耶。答曰:非也,阁族尽诛,吴氏烟绝,何以笑。公曰:事已成,其将如之何。答曰:能分妾生以承吴祀,每岁王(寿)春。并乐鼓送迎妾父塑像安供享祀,则妾心稍慰矣。公许之,将其首出继吴氏,永禁通婚。至今该支(即吴家寨、大桥等处之吴姓者),与我族仍以兄弟目之,乐鼓送迎塑像礼,晚年则已废矣。然其报本之诚,则永世而不可泯欤。天柱寿眉撰

龟年公的十子小传
  黄龟年去世后,他的子孙大都留居渠阳,守祀始祖墓庐,后代繁衍,形成渠阳黄氏宗族。黄龟年的子孙后裔——渠阳黄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虽无大显大贵,但人丁却极为蕃昌兴旺。据黄氏族谱记载,黄龟年原配同里(福建永福)人李朝旌之女,生一子:黄衡,官至湖南提举;后娶宋哲宗之女,诰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黄秀龙、黄秀风、黄秀虎。当黄龟年南征渠阳时,大概李氏已逝,而赵夫人又未随行,于是黄龟年在渠阳又娶妻吴氏。吴氏本是当地苗蛮首领“吴王”吴太玉的女儿,黄龟年将吴太玉杀掉后,再娶吴氏为妻,也颇有安抚当地少数民族之意。吴氏共为黄龟年生了六个儿子:黄秀安、黄秀边、黄秀千、黄秀秋、黄子奇、黄子镇。这样,黄龟年三妻共生十子。黄龟年的这十个儿子,除长子黄子衡一支徙居浙江鄞县外,其余九子,均随父南徙渠阳,成为渠阳黄氏各支的分派始祖。
  据渠阳城步谱记载,黄龟年南迁渠阳的九个儿子又生五十二孙,子孙绵绵不绝。至民国时,共分三百九十三房,散处于湖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的靖州、会同、绥宁、三穗、黔阳、锦屏、青溪、剑河、天柱、芷江、通道、城步、小江河、龙胜、岳地等十五县,人数近十数万。到今天,黄氏族人外迁他处者,就更多更广,数不胜数了。这里将渠阳黄氏第二代兄弟九人的生娶居处开列如下:
  次子黄秀龙,字禄植,官司拜太保,诰封光禄大夫,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卒于嘉定元年(1208年),居靖州黄覃团,卒葬于此 。黄秀龙娶妻胡氏,再娶赵氏、姚氏、余氏,共生九子:仁天、仁地、仁人、仁时、仁纳、仁义、仁智、仁和、仁哲。其中,老大黄仁天、老二黄仁地,又徙居湖南会同县;老七黄仁智,授知渠阳军事。余皆居靖县,后又多他迁。
  三子黄秀凤,官拜太子太傅,诰封光禄大夫,居靖州县覃黄团,后裔多居此。娶龚氏、林氏,生三子:仁栋、仁达、仁被。其中,黄仁达后裔迁黔阳县狗皮田,黄仁栋迁会同县。
  四子黄秀虎,官拜仕郎,诰封资政大夫。明洪武时追封为滩头圣公,初居靖州黄覃团,后隐修于绥宁县黄石滩畔,仙逝后即葬在此,黄秀虎取妻陈氏,生十子,仁恩、仁珊、仁锦、仁统、仁细、仁湘、仁受、仁炳、仁国、仁邦。黄秀虎的后裔多居靖州、绥宁、会同、黔阳、芷江等地。
  五子黄秀安,又作秀鞍,官任千户指挥,诰封宣武都尉,明初也被封为滩头圣公。初居黄覃团,后徙绥宁黄石滩。娶明氏、袁氏、刘氏、生作子:仁礼、仁备、仁合、仁宽、仁恺、仁智、仁荣、仁贵。其中,前四子居靖州,后四子随徙绥宁武阳黄石滩。
  六子黄秀鞭,官任千户指挥,诰封宣武都尉。传说他与龙、凤、虎、安、千、秋等六人原随父居靖州县。后因绥宁十八姓土人作乱反叛,黄氏七兄弟一同率兵前往平乱。制服土人反抗后,安、鞭二人留守绥宁,后来便落籍于此,其余五人均回籍靖州。再后,黄秀虎又复去绥宁武阳居住。某日,黄氏虎、安、鞭兄弟三人曾一起在黄石滩头救出一船民。随后,他三人又隐居黄石滩畔的公岩,修炼成仙。到明初,这三位神仙常在黄石滩头显圣显灵。明洪武三年( 1371年),朱元璋闻知此事,乃降圣诣一道,特封黄氏三兄弟为“滩头三圣”。绥宁百姓船民,于是在黄石滩畔修建“三圣公庙”,将他们作为保护过往船民安全的圣灵祭祀。传说此庙到民国时仍香火极盛,庙堂庄严,内供三圣像,殿门上书“心平水平”四字横匾,两侧书一副绝妙好联: 日昍晶𣊭通大道;月朋𦜳朤定乾坤。此匾至1959年修建洪绥线路时被毁,今遗迹无存。黄秀鞭娶妻姚氏、项氏、王氏、共生十一子:仁谊、仁志、仁鼎、仁世、仁忠、仁义、仁和、仁高、仁安、仁添、仁性。黄秀鞭的后裔,绝大部分居在绥宁。
  黄龟年第七子黄秀千,也作秀靬,官任千户指挥,诰封宣武都尉,居靖州黄覃团。取龚氏、马氏,共生三子:仁宪、仁基、仁厥。今仁基、仁厥后裔不详。黄仁宪后裔则居靖州县。
  八子黄秀秋,官与前同,也居靖州。娶马氏,生三子:仁信、仁泽、仁麒,后裔居靖州,会同、绥宁、黔阳等地。
  九子黄子錡,居靖州,生二子:乐郊、超然。其中黄乐郊无传,黄超然则徙居绥宁石溪。
  十子黄子镇,居靖州。娶潘氏,生三子:乐熙、乐红、乐纹,后裔分居靖县,会同两地。
                                (摘自中华黄姓通书第194页—196页 )

黄透华传
  黄透华,男,1938年11月19日(农历9月28日)出生于龙山县洗洛乡花鹿村,1954年6月在湖北来凤县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9月至1958年7月就读于恩施高中,1958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武汉分院历史系学习,1962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湘西州公安局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0月被提升为州公安干校副校长兼校党支部书记,1984年调任州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990年兼任州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局长,1990年6月当选为中共湘西州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93年被选为州政协委员,1993年3月27日8时35分不幸因病逝世。
  透华自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和人民事业忠心耿耿,工作上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对个人要求严格,思想作风正派,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侵权渎职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斗争中,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秉公执法,带病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为湘西州检察工作事业、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顺利进行献上了他的毕生精力。

黄其萍传
  黄其萍,女,永顺县灵溪镇人,1960年10月出生,大学文化(湖南大学研究生),1975年3月参加工作,197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省湖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其萍从小好胜心强,聪明活泼,初中时曾选拔为湘西州的代表参加“湖南省第四届全运会”,在射击比赛中一举打破了省纪录,被留省体校,因在一次训练中受伤而回校继续读书。1975年3月高中毕业后,积极应览的号召,下乡到永顺西米林场〈知识青年〉,在场里入了党,并当上了赤脚医生和副场长。
  1979年3月,她被选派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当上了讲解员,并在中央民大攻读专科学历,因表现突出,曾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合影。1980年,她的头像像被印上了贰角的人民币上,但三年后她才知道,1982年11月她被安排到湖南省民委工作,在省民委的二十多年工作中,由于她敬业爱岗,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先后从副科级干部晋升为正科级、人事处副处长、处长、副巡视员兼人事处处长。
  2005年,12月由省民委交流到省纪委派驻省农业厅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副厅长。2000年3月参加了中央三部委到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挂任总经理助理。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被省人事厅荣立“二等功”一次,还并评为省直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三八妇女”先进个人、省委机关“优秀党员”。

黄传舜传
  黄传舜,教授,土家族,1939年出生于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1963年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院。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打击乐协会常务理事。曾历任湖南省民族歌舞团乐队队长兼指挥、湖南吉首大学艺术系主任、州音协副主席、湖南二胡协会副会长。
  传舜一生从事土家族音乐研究、创作与演奏,积极活跃在广播、电视及文艺舞台。他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喜迎火车穿山来》(1973年获省专业创作一等奖)。打溜子《八哥洗澡》、舞曲《土家铜铃》、《嬉鼓》等三首乐曲获1980年中央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演出创作优秀奖。他的打溜子《竹鸡戏斗》、《打马过轿》、吹打乐《罗汉戏狮》、《老鼠迎亲》、民族管弦乐《玩灯》、《调年》、《溪州令》等作品公演于世界各地,同时录制发行了专辑磁带、录像带、激光唱片。曾应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台湾实验国乐团、台北市国立乐团、香港演艺学院邀请讲学、演出。他撰写的土家族打击乐的多篇论文曾发表于《中国民族杂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湘江歌声》,台湾《北市国乐》等刊物,并出版了《民间音乐一千首》(上下册)。1997年7月获省教委颁发的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黄福义传
  黄福义,1941年冬月初六出生于永顺县两岔乡冗迪村,1961年参军考入永顺县民警队,1965年役满下到县民政局工作,1969年调县财政税务局。但由于福义个性刚烈,正直敢言而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被开除留用,爱人彭仲凡被开除公职。1982年,夫妻双双收回恢复工作。
  1998年8月,永顺县水泥厂实行改制招标,租赁经营,标底为年130万元。在四家激烈的竞争中,福义以152万元的最高指数一举夺标。
  在工作中,福义总是一马当先,处处带头,并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条例》。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污染源,他投资170多万元添制设备,经过他同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永顺水泥厂在全州水泥行业质量评比中,获得了全州“第二名”,创造了该厂建厂以来质量、产量、营销的三大之最。水泥厂两次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十强民营企业”。州建材工业局、永顺县委、县政府给他颁发了质量、目标管理奖牌七块。
  然而,他没有忘记工人和社会对他的支持,他从1998年到2003年,他为首车乡卡措火灾、大坝杨家坪希望小学等88处捐款233800元。
  2003年承包期满以后,他组织儿女们大办民营企业,修建了海之梦宾馆,购置了永顺至张家界客运快巴,还把宾馆办到了长沙省城,并积极出资支持湘西北黄姓族谱的续修工作,受到社会和族人们的一致赞扬。

黄元亮自传
  我出身于湖南湘西的一个秀丽的小山村,童年喝着猛洞河的水,在父老乡亲的关怀中健康成长,伴随着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完成了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虽然小一是在我的启蒙老师郭发兴家的堂屋里渡过,高一是在勺哈中学半工半读,经过永顺六中高二的一年努力,乘着高考制度恢复的春风,于 1979年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吉首大学数学系,时年十六岁。
  在吉大读书期间,每年均为三好学生,毕业后在统一分配的制度下,回到永顺县任教,历时九年,曾任永顺民族职业中专工会主席,也曾被记功一次。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家乡的“希望”。 1991年进入湖南教育学院进修,在其间,我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因此,产生了去感受新世界的思想。毕业后考入了安徽大学数学系读研,师从我国统计名家陈桂景教授,三年中,曾任研究生会主席,出度过安徽省第五次学联大学代表,并以优异的成绩获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也有过七彩的梦,然而,在安徽教育厅的土政策的控制下,只好留安徽大学计算机系任教。
  在安徽大学任教的五年中,曾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胡舒合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参数、半参数统计模型的理论和方法”等项目的研究,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应用概率统计等国家核心期刊上。
  在完成五年的聘期后,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中科大校长助理陈宗海教授,其间曾获“光华”等奖学金,论文Grey Qualitative Simulation获“华为杯”科技论文竞赛二等奖,毕业论文“灰色定性仿真基础的研究”被作为中科大信息技术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参以了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评选。2004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后放弃导师多次挽留并提供去德国进修的机会,选择了风景秀丽的珠海:暨南大学珠海学院任教。2007年被聘为教授,现任暨南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主任,IEEE会员,中国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主持珠市重大科技项目:“牵引供电扩能工程优化及仿真”( 50万)和横向联合项目:“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平台”(50万)等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三十多篇,其中部分被EI收录,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一项科研成果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鉴定。
  感谢在成长过程中关心、支持我的亲人和师长,是您们赋予了我勤奋的工作作风和坚持不懈的求索精神,也感谢我的族人,赋予了我优秀的血统,我为之感到骄傲!
                                黄元亮2008年3月2日於珠海

黄立冬传
  黄立冬,1972年10月生于湖南省龙山县靛房乡,系宋代六部尚书龟年公(俊国)第32世子孙。民国初年,房屋被天火烧毁,祖父携家老小从永顺勺哈奇都湖迁居靛房居住。由于立冬出生时正值“立冬”节气,其父为图省事,故取名为立冬,而在家族中应为“元”字辈。家中姊妹共七人,一个哥哥,五个姐姐,他在家排行老七,又属父母老年得子,因此深得全家之宠爱。其父母性情温和,且聪明能干在他出生之时,家境还算不错,也为其求学之路奠定一定的基础。
  立冬七岁入学,十三岁考入靛房初级中学,由于成绩优异,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因此,在其初中毕业时,被包送到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因身体不适,休学一年。后又继续在州民中就读,在第一次参加高考时,由于高考成绩不佳,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又在龙山县一中继续补习,并于次年考上昆明理工大学自动化系。 1998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云南省通信线路器材厂工作,两年后,经勤奋努力又考上昆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攻读硕士毕业后到云南民族大学任教,并于两年后由助教转为讲师,其间,参与了由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主持的“云南省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并总篡了《云南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完成了《云南省电子政务发展咨询报告》;参与了云南大学信息智能计算实验室的“面向电子政务的数据交换平台”课题和“面向语义Wed的相关技术研究”课题,这两个课题分别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持并开发了“丽江市旅游结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参与了“玉溪红塔集团营销管理系统”的开发;讲授了多门大学专业基础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黄河传
  黄河,派师“再”字,1976年8月16日出于生永顺县勺哈乡洞坎村奇都湖黄家寨,初中毕业后到广州市“露斯草”港外合资化妆品有限公司打(工)拼。
  试用期间分配做搬运工人,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搬运各种化妆成品数百件,他头顶烈日,不畏南方的高温酷暑,挥汗如雨,任劳任怨,苦话脏话从不挑剔,尽职尽责完成任务,下班后常常累得筋疲力竭,腰酸背痛,一日两餐,用生辣椒下饭,喝自来水解渴,在地板上睡觉,从不叫苦叫累,立誓不混出个人样,决不回乡。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老板和同事们的赞扬和信任,试用期未满,他提前升职为厂主管、厂长、经理之职,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深入车间, 虚心请教,学习掌握钟化学配方和洗发用品各种制作过程和技术,在公司的安排下,他自费读完了高中,大学各种课程,以优越的成绩取得广州市化学工程师文凭。
  同时,他还在公司遇到危机困难时积极出谋划策,发挥自己专长技术,力挽狂澜,攻破技术难关为公司挽回损失百万元,深得老板和客户、同事们的赞扬器重。 2002年,同老板堂妹公司质检员化学工程师蔡双凤结为连理,有了在广州的小家庭,2003年接任广州市美自来化妆品公司总任理职务,2005年创办了自己的“次苇化妆品有限公司,创造了自己的注册商标“奥兰贝斯“筹品牌,产品运销俄罗斯、韩国、朝鲜等海内外等地,拥有了自己的资产近百万多元,成为了黄姓家族中盛开的一枝创业致富新秀花朵,为我黄姓家族中的广大年轻人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元彬、元学撰

黄贵生传
  黄贵生,1962年7月23日出生在永顺县永茂镇樟木村新屋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5个,排行第三,为长子,家境贫寒,他自幼苦读,1981年 7月毕业于永顺县民族师范学校,成为里村寨通过考试而参加工作的第一人。他敬业爱岗,奋发进取,先后在永茂小学、中学和联校工作,多年担任中学和联校校长, 10次评选为县先进工作者,一次获“州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9月通过公开招考领导干部,成为中共永顺县委党校副校长,本科学历、高级讲师(副教授级)、县党代会代表、获省党校“优秀工作者”称号,正科级领导干部。其妻胡兴翠,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永顺县灵溪镇三完小,子黄士权,就读于永顺县培英学校。

黄尚宝自传
  湘西山水赋予我强健的体魄,传统思想观念造就了我追求完美的性格。儿时时常嬉戏于清澈的羊毛溪摸虾捉鱼,也时常攀爬在崇山峻岭中采草打柴,爱好唱歌跳舞,考上了演员但最终没有当上演员,爱好诗词歌赋,发表了许多文章,但最终没有靠笔耕度日。十八岁参军到了广州军区后勤部十九分部,为追求人生价值,从战士、卫生员、排长、连长直至中校科长,戎马二十二年,先后毕业于桂林陆军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荣立三等功五次。而立之年,深感父母养育之恩天大海深,无以为报,于是,放弃在部队美好前程,调回离家较近的张家界军分区,以便经常探视父母,得以尽孝。父母都是 84岁高龄辞世,可谓忠孝两全,内心慰藉。2004年转业到永定区公安分局,任党委委员,副局长职务,警衔一督。期间,工作之余奔走在张家界、永顺、吉首三地,不遗余力为乡亲们谋福祉,修通了进村公路,汽车开到了家门口。人生信守一个诺言:为民遵纪守法,当兵尽忠报国,为官清正廉洁,执法为民。

督修黄透泽简介
  黄透泽2岁父亡受母教。母亲育子家庭生活十分艰苦,他一边放牛一边读完高小,跟随老教书先生代卓成晚上读书,白天劳动。20岁参军入伍, 1967-1968年任湖南省公安厅代行处处长。由于母亲病重,念母转业到永顺邮电局工作,后因承包电杆厂和领导发生分歧,离开单位。长期从事民间中草医,并在 1994年县卫生系统评为“民医”,在全国民医书中留名。
  1983年他开始保管黄姓老谱,并同万生、元学组织族人续修老谱和新修谱工作,几个人爬山涉水,自负经费长达25年之久,全家人都积极支持。只望族后子孙们牢记谱书教诲,永不忘记。
  草共田八家,顺水流江夏;谱书育后人,世代状元花。

谱务主任黄万生简介
  黄万生,永顺县灵溪镇人,1949年出生,新中国的同龄人。从1957年起就读永顺民师附小,1966年县一中毕业,1969年知青下乡, 1976年招工进入县建一公司,1986年到长沙铁道学院培训学习,回公司任项目经理、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他兢兢业业,长年战斗在生产一线,在工作中从末出现任何工伤事故;他组建多项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达到百分之百三满意(上级满意,业主满意,施工方满意),为建筑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为了黄家族内的事业,从1983年起就一直自费出资数千元,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尽量抽出时间劳累奔波,下乡窜户说服动员家族宗亲出资金,协助完成黄姓族谱,为黄姓族谱的续修工作,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主编黄河简介
  黄河,字元学、永红,男,土家族,1952年2月出生于永顺县勺哈乡浦口村那树湖,现任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他于1972年1月永顺六中高中毕业回村任民办教师,1973年开始在湘西州《团结报》上发表作品,1974年10月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吉首大学中文科学习, 1976年9月毕业分配到永顺万坪中学任教,同年11月调入永顺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9年3月到首车乡挂职任党委副书记,1991年 12月调县委史志办任副主任,2001年3月调县政协工作。
  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先后在海内外、国家、省、地、县报刊电台发表散文、诗歌、通讯、消息、摄影作品、论文3000多件,并有不少作品获奖,其间参与和独立编写党史、文史、报告文学书籍八本。
  他认为,人生不能是光为自己活着,不仅要为家人和亲朋好友们活着,能为更多的人们活着才有意义和价值,这就是做人的准则,这就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这次有幸能够协助众多族人把黄姓族谱续修编好也算是人生的极大安慰。 2004年初,他接手编撰湘西北黄姓族谱工作。四年中,他在妻子的配合下,白天上班,晚上加班编写宗亲族人们送来的各种谱书资料到深夜,双休节假日骑车爬山涉水找坟查碑搜集资料,车费、话费等耗资万元全由自己开支,目的就是要让千年的黄姓族谱完成续修新编任务,拿下二百多年十余代人没有办成的浩大工程,让黄姓族人子孙万代了解黄姓历史,弘扬光大,教诲世代奋发图强,富贵兴旺。

渠阳黄氏老谱撰修人员名录
主修:黄勋讳定武
督修:公量字学达、定略字祥士、定振字文先
编修:定权字文柄、定楷字正清、真亮字大璋、真泽字含英
赞修:定光字文明、黄松讳公社、仁后字思交、黄梅讳定享、黄书讳真圭、真大字大昌
协修:定文字文礼、定斌字斌士、定宁字文通、真才字才武、定士字文宽、定上字贵士、真凤字殿元、定立字文骚
   仁志字思兰、定×字文交、真仁字中彩、公魁字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