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江安娶儿媳

 

来源:宜宾日报20100401期
作者:张兴明


  有人知道五粮液,却不了解宜宾;有人知道黄庭坚,却不清楚他和宜宾的关系;有人知道“拗体诗”,却不透彻它的出处。就如人们尝到鲜美的鸡蛋,却从不过问生蛋的鸡婆一样,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思维惯性。
  事实是,自古“夷汉杂居”的宜宾,而黄庭坚的到来则为宜宾增添了文化底蕴。因此,绕过黄庭坚去谈宜宾的人文,是一种政治上的糊涂和学术上的浅薄。
  北宋时期的戎州,荣幸地接纳了一颗文化天空的璀璨星辰:是“僰人荡桨”成就了一位书法大家,是宜宾美酒慰藉了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专家认为,宜宾是黄庭坚悟笔长艺的发祥地,是山谷道人书法创作的分水岭,是黄氏诗风成熟的标志区。他回报宜宾的,是不可估量的文化财富:10余处至今尚存的遗迹、55首写景状物的诗、13篇文采风流的文、17首抒情达意的词、6篇赞酒寄兴的赋颂、200余随笔应酬的信札、88件有迹可寻的书法。特别是其毕生书法精品几乎都出自宜宾,如《苦笋赋》《诸上座帖》《苏轼寒食诗跋》《牛口庄题卷》《刘禹锡竹枝词卷》《题庞居士寒山子诗》《题张大同卷》《花气熏人帖》等,均属国家一级文物。
  不仅如此,黄庭坚还在今天宜宾的江安娶过儿媳!而且,其至今仍在延续的血脉,全是由他的儿媳——石氏小姐一脉相传、长盛不衰的。这个渊源,还得从头说起。

 

难得的儿子

 

  黄庭坚出生于宋代洪州分宁县(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双井村明月湾的黄氏大家庭。修水黄氏曾经拥有过“登科被荐者摩肩,名世建勋者接踵”的显赫,在北宋科举中取得过“十龙及第”的骄傲。其后,因诞生了“江西诗派鼻祖”、“宋代四大书家”之一、《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的大孝子黄庭坚,更加满门生辉。
  渊源有自的修水黄氏,至黄庭坚是第七世。自幼聪慧,早年丧父的黄庭坚,初受进士出身的父亲黄庶指授,后寄一代闻人舅父李常家,学业精进,享誉远近。时人称其“瑰玮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于是,17岁游学淮南的他,深得诗人孙觉(即孙莘老)的赏识,遂将女儿孙兰溪许配给他。然而,孙氏不幸染疾而亡,只生一女,名叫黄睦。此女长大后,嫁与大画家李公麟侄儿——舒城将士郎李文伯。后来,中了进士的黄庭坚做官京城,又与谢师厚之女结为夫妻。可是,谢氏也不幸早亡,未留子嗣。之后,山谷收纳侍女,终于生下一子——这是黄庭坚三次婚姻的唯一儿子。该子生于1084年,名相,字小德,小名四十。中年得子的黄庭坚,在高兴之余,还作了《嘲小子德》一诗。
  由于子非正出,有关史料对黄相的生母,或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黄氏后人对其姓字也讳莫如深。或许是因为母亲遗传基因欠佳,黄相幼时懒学,一生未得功名,只以父荫补中奉大夫,基本衣食无忧。但他的子子孙孙却兴旺发达,枝繁叶茂,不乏名贤。

 

出众的媒人

 

  绍圣元年,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移黔州安置。三年后,其姨表兄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胆小怕事的张向,竟然主动奏请谪徙山谷,恰中奸人下怀,遂而“为避亲嫌,再移戎州安置”。元符元年六月,他与胞弟黄知命两家人,一起来到属于潼川路的戎州,即今四川省宜宾。那时黄相15岁。
  元符二年春,黄庭坚的表嫂——其外兄张祺(字子履)的夫人史炎玉(字琰),率子张协自雅安来戎,乞作张祺墓志铭。黄相的姻缘由此生发,月老红娘开始登场。
  这是一个博学能文、才德出众的女人。《全蜀艺文志·卷四十四》说她“髫卯资颖嗜学,蘋繁线纩,一不经意。志业专确,乃博古善绩文”,而且“性素冲淡,不事铅华。服浣戳之衣,日游心于编简翰墨。”
  她到宜宾后,黄庭坚作《次韵雨丝云鹤二首》代史夫人和石信道。当年的石信道,就是泸州辖区江安县的知县石谅,眉州眉山人。
  其时的眉山,苏、史、石、程为四大望族,互有姻亲,史炎玉与石家也是亲戚。一来二去中,史氏便成了黄石二家的媒人。从代作和诗起,石谅便经常与山谷在戎州相聚。如“锁江风流”中便有石谅的身影,他的名字也多次进入相关诗文题跋,最后终成惺惺相惜的俩亲家。

 

有缘的亲家

 

  眉州与黄庭坚极有关联。其一,那是良师益友东坡的故里;其二,今雅安市荥经县境的雅州严道的表弟张祉(字介卿,张祺之弟),时任眉州青神县县尉,其姑黄寿安也随儿子同在青神;其三,眉州望族石家早与山谷结缘。查资料得知,石谅乃苏洵好友石扬休的后人。
  1943年江安傅增湘自刊本 《宋代蜀文辑存·卷十》载宋代范镇《石工部墓志铭》云:
  君讳杨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览之后,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明于历数,既致仕,召家人谓曰:“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又多佳山水,吾将避地焉”。乃去依其亲——眉州剌史李滈,遂为眉州人。
  从墓志铭可知,石扬休卒于嘉佑二年(1058年),时山谷才13岁。石扬休有二子,长子令伯为岳州平原县主薄,幼子康伯未仕。《苏轼文集·卷十一·石氏画苑记》云:
  石康伯,字幼安,蜀之眉山人。故紫微舍人昌言之幼子也。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尝以荫得官,亦不就。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不求人知。独好诗书、名画、古器、异物。遇有所见,脱衣辍食求之,不问有无……为亳州职官,与富郑公俱得罪者,其子夷庚也。其家书画数百轴,取其毫末杂碎者,以册编之,谓之石氏画苑。
  此记作于元丰三年(1080年)十二月二十日,石康伯卒于元祐二年(1087年)。故山谷与收藏家石康伯有无交往,无史可查。不过,黄庭坚与石夷庚有交往,可从《黄庭坚全集·外集·卷十六·次韵坦夫见惠长句》得证:
  公才富比沧海官,明珠珊瑚凡几库。
  惠连宰上麦纤纤,喜公犹得春草句。
  该诗作于熙宁二年(1069年)。另外,《宝晋英光集·卷六·李邕帖赞序》云,“坦夫,幼安长子,书画号翰苑林,苏子瞻为之序”。由此可知,石坦夫即石夷庚也,东坡与之也有交往。
  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山谷又被启用,但因长江涨洪,不能成行,遂自七月十三至十一月二十三到青神省其姑母。他在石家见到了极难一见的怀素《自叙帖》,那是为了拜谒师爷苏洵之墓、瞻仰东坡故居,又顺便过石扬休家的意外之喜。更为意外的是,山谷道人见到苏东坡《寒食诗帖》后欣然加跋,竟成为中国书法的一帖双璧。
  姻缘自古前身定,既是亲缘,也是善缘。石谅是石夷庚的堂弟,同为石杨休后人。他的族侄石长卿还专赴戎州向庭坚问学,深受器重。山谷道人在元符三年六月,还作诗《送石长卿太学秋补》以资鼓励。

 

满意的儿媳

 

  黄庭坚对这门亲事是满意的。这从黄庭坚35代孙黄君在上海图书馆发现的海内孤本《凤墅帖》中的《介卿帖》可见一些消息——
  介卿少公十七弟:
  寄惠虢石研屏、笔研匣皆雅物,愧无以为报也。庭坚比为小子相定娶江安知县石谅通直之女,附庙后成纳,便携之归耳。石君有文学,能官,与人有始终,家世在眉而此君无眉体者也。
  公见爱如兄弟,故详及耳。庭坚顿首。
  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
  这是1101年初黄庭坚收到表弟张祉赠物后的复缄,表明非常乐意与石氏联姻——这也是黄庭坚江安娶儿媳的铁证!不仅《黄庭坚全集》已经录入,其他文字还可旁证。如《山谷别集·卷五》有《定石氏书》言说此事;写给苏辙的《与苏子由书》也云:“小子娶石谅之女。蒙齿记,感激!感激!”
  关于黄相与石家小姐完婚之时,有两种说法:或在元符三年的七月之前,或在当年腊月至次年正月之间。因为山谷五月得知复起,随即为子完婚喜上加喜,自有可能。但其宋代新都弟子任渊《山谷年谱》却说:“十二月发戎州,过江安,为石信道挽留,遂作岁于此。石谅……女嫁山谷之子相,是岁十二月成亲。”此条内容也见于山谷《与杜拙翁书》。
  黄庭坚“东归”是在岁尾年头。从《诸上座帖》跋“元符三年十二月癸卯,将发戎州。舟人汤潴赛武侯,久之不还,舣船锁江亭下书。”黄子耕《山谷先生年谱》引《所书梁甫吟后》“是日(十一日,癸卯),天大寒,留滞追送之客廿许人在江浒。”又引《题东坡大字》云,“元符三年十二月甲辰(十二日)夕,天下雪而大寒”等可知。山谷离戎,是在元符三年十二月十三日(乙巳)。
  之后,“江南黄庭坚自僰道蒙恩放还,元符三年十二月道出江安,江安宰石信道以亲亲见留作岁”。(见山谷《泸州中坝葛氏竹林留题》)其间,“建中初,鲁直自僰道还,过邑,宰石谅同游此亭(偶住亭,在江安县之对),书《琴操》,后改渡泸亭。”(见《蜀中名胜记·江安县·胜览》)正月辛未,山谷在偶住亭再书《此君轩诗》赠追送于绵水驿的简元。明代王祎从《此君轩诗跋》考证,时为正月初十。从山谷《与人简》谓“十二日即行”,以及《山谷刀笔·与东川路分武皇城乐共城》九首之一“本欲初十日下泸州,以信道至留,十二日即行矣”等判断,山谷离开江安即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十二日。

 

发达的子孙

 

  石谅的女儿,是大家闺秀。不知是否如花似玉,但当年她肯定满怀希望地随着一叶轻舟飘出夔门,到了江西。尽管更多的曲折还在等着他们。但她荣幸地走进了中国历史,成为山谷后人非常尊敬的祖辈。在今江西修水的黄庭坚纪念馆,石氏小姐被画家描绘得楚楚动人。
  其实,黄相并不怎么聪明。这从山谷道人《小子相懒书帖》中可见某些端倪。值得庆幸的是,她的夫人石小姐却非常争气,一共生了六个儿子,分别取名黔、然、栖、醮(一作照)、炁 、羔。其中,黄黔字楚老,官司理参军,迁居万载;黄然以祖荫补吏部员外郎,官漳州法曹、四川提刑;其余则无封赠,居修水各地。
  在黄庭坚后人中,当代湖北著名学者型书法家黄绮、江西籍学者型诗人书法家黄君等人,都是其遗脉中的文化翘楚。此外,为官仕宦者更是累受封赠,代不乏人。如在湖北武汉,江西九江、景德镇等地,至今已有不少要员。

 

后记

 

  对于四川眉山的石氏来说,他们与黄庭坚联姻,是段十分难得的善缘。对于宜宾来说,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对于江安来说,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拨开岁月的尘封,既可还原真实的历史,又能挖掘丰厚的底蕴,也会找到文化的价值。这类事情,笔者愿与大家一起努力。